01 不是没脾气,而是经历过了,知道你更重要
我的老师曾经说过,他和他的老婆虽然都是知识分子,但是年轻人嘛,总有血气方刚的时候,就是以前也会和老婆争吵几句。
直到……
孩子要出生的那天,妻子难产,大人和孩子都很危险,老师站在产房门口吓出了一身冷汗。
老师亲眼目睹自己老婆,从鬼门关捡回了一条命,好在最后大人孩子都平安。
……
从那天以后,老师每次想生气,就会想到老婆不容易,他就想,老婆是个从鬼门关走了半转回来的人,老婆因为生孩子,差点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他就告诉自己:老婆很伟大,不能和她生气……
有时候实在生气忍不住了,他顶多暂时逃离现场,等他回到家里后,依然会笑嘿嘿的。
老师觉得,男人嘛,赔礼认错也没什么,反正也不会缺块肉,让老婆心里舒服了,就啥事都没有了。
毕竟比起老婆生孩子受的苦,他觉得男人认个错根本不是事儿。
老师还和儿子说,以后结婚了,就得和我们父母分开住,免得你的媳妇欺负我的媳妇。
我们下面哗哗起一片掌声,哈哈哈……
02 不让你看电视,我们也要以身作则。
老师和爱人教育孩子,也很有一套。他们的孩子很优秀,从名牌大学毕业以后,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
考上大学,在今天看来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但今天看来,能考上名牌的好大学,确实不是那么简单。
老师两夫妻都很喜欢看电视,但……自从有了孩子,他们就约定好,不能放纵自己,特别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能随便看电视。
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
有一次,难得孩子不在家,两个大人又在家休息,就想看看电视放松一下,但又不是约好的放松的时间。
两个人还是忍不住决定铤而走险一回,看了一下手表,咦?孩子还没放学!两人赶紧打开电视,看着看着就忘记时间了!
后来俩人还是谁忽然惊醒过来才发现,眼看着儿子就要放学了,夫妻俩赶紧关电视,开始分工合作,你搬电风扇、我拿大葵扇,拼命地对着电视降温。
因为他们不能让孩子发现他们偷看电视了!
忙活了好一会,终于赶在最后一刻,摸了摸电视,不热了!来不及开心,赶紧把电视机防尘布原封不动盖回去……
好惊险!等他们搞完这一系列的小动作,刚坐回到沙发上,拿起书本。就听到孩子开门的声音了。
两个人很心虚地,坐得特别正儿八经,他们孩子见他们慌慌张张的样子,第一时间就摸了摸电视。
嗯?不热!奇怪……
我们听完很惊讶,两个大人在家看个电视,居然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慌慌张张。后来经过这次的事,他们再也不敢“顶风作案”了,乖乖遵守规则。
老师说:如果父母不以身作则,管教孩子就没有威信。
很多大人,自己看电视,呵责小孩去学习,小孩即使迫于压力去学习,他心里也是不服气的,觉得你们大人开心地玩,我却要一个人苦逼地做作业,他就算学习,也不会很专心。
03 父母要装傻,懂也要装不懂
每次我弟遇到不会的问题,我就会一股脑地好为人师,噼里啪啦地告诉他答案。相信这一幕,很多父母不陌生,甚至自己就是这么干的。
我的老师他刚好相反,明明自己满肚子墨水,可是他的儿子就是没办法让老爸倒出来。
老师的小孩还很小的时候,对所有东西很好奇,每次一遇到不懂的,就想让老师告诉他答案。
老师会一本正经地回答:正好我也不懂,我们一起找答案吧。
然后老师就带着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到书本里找答案。老师的小孩每次都奇怪,这个爸爸怎么那么笨,问什么都不知道。
再后来小孩读书,碰到不会做的数学问题,还是下意识地找老爸。但很遗憾,问回来的答案还是:不会。因为老师依旧让他翻开书本,自己看书本找解题方法。
小孩这时候已经知道了,爸爸都会,但就是不肯告诉我。
老师就这样,总是给小孩出难题,让他看似在答案的路上不断地绕路,总像是为难小孩,不让小孩轻易知道答案。
后来,随着课程越来越难,小孩也已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当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会有意识地自己动手去找资料,从书本、网上多途径入手学习。
老师说,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一开始知道的东西自然会比孩子多,可是慢慢地,随着孩子长大,接触的问题会越来越多,他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只是听大人讲,他还要多看,从书本去获得知识。
慢慢地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答案不是重点,找答案过程才是关键,这会让他印象深刻。
做父母的,懂也要装不懂。
04 出色的孩子,用心的父母
后来我看到很多教育案例,他们的父母,都是用这样看似很笨的方法教育。
和老师同一栋家属楼,住着一位大学教授,用老师的话说,这位大学教授的女儿,是被妈妈一路“骗”到北大的。
母亲总是什么都不懂,直到女儿后来上大学了,女儿才拆穿母亲,她说:其实妈妈很博学,她什么都懂,只是她一直都是“骗”我说不懂,让我教她。
自己会,才能教。就是这么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把不识字的农民孩子送到了重点大学。
我曾经看到一则故事,有个农民虽然不识字,却养出了一个读书很厉害的儿子。
后来别人研究他的教育方法,发现他有个习惯,喜欢让他的孩子教他,虽然他也听不懂,但是就是很乐意听孩子讲。
虽然农民父亲不知道孩子讲什么,但是孩子自己知道,每次只有讲到讲不下去的地方,就说明他没学明白,他会自己看书理解,或者之后请教老师,再讲给父亲听。
就是在和父亲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将一个个知识点都稳打扎实了,将难点一个个消灭了,考试自然就没有拦路虎了。
这位父亲虽然不识字,却有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
何江,2016年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这是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何江成为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学生。
何江,来自普通农村家庭,他的父母没有高学历,家里也没有很好的经济支持。但是他和他的弟弟学习都很好。
后来我们发现,原来他们家有一个习惯:
一家四口,只有一有空,就会围在一起看书。
有时候,何江也会觉得看书枯燥,但是看到爸爸、妈妈、弟弟都在读书,他就不好意思偷懒了,原来还是那句话,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
普通的父母,教育孩子这条路上,总是习惯于抄小路。
带孩子的时候,自己为了玩手机开心,为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会简单粗暴地丟一台平板或者丟一台手机给小孩自己玩动画片,又或者是放任小孩沉迷电视。
父母省了心,孩子也开心,换来的代价就是孩子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成绩差,孩子沉迷娱乐等一系列问题。
现在的孩子,很小很小就会玩手机,玩的比大人还溜,动不动就会抢手机来玩,我心里想,可能这现在的小孩都这样吧。
直到有一天,看到亲戚家的小孩,我才看到了与众不同的一面。
那年过年,亲戚带着老婆和孩子,来到我家档口看看亲戚这样子。
我观察他的两个儿子,他们从始至终都没碰过手机,也不会说找大人要手机。就是看到我弟弟在玩游戏,他们也不激动,我就很奇怪……好像他们的世界或者概念里面,压根就没有手机这种东西。
他们只是很好奇地,拿我爸爸的平时工作的工具玩,虽然工具都脏兮兮的,他们却一点都不介意,两兄弟的眼睛像闪着光一样,好奇地看着这些不一样的玩具(工具)。
我忽然一下子明白,普通的父母都在放任小孩,然后开始期望着小孩成龙、成凤,自己没有什么,就把寄托都放在孩子身上。
可是,却不曾问过自己:
教育孩子,自己真的用心了吗?教育孩子路上偷的懒,最终都会折现在孩子身上。
像我亲戚这般有能力、财力的人,尚且注重孩子的教育,除了让两个儿子上一年几十万的贵族学校,自己对孩子的培养也很用心。
05 不愿意承认的懒,才是真懒
后来我们发现,让父母把拼死拼活挣来的钱,给孩子上补习班容易;但是,让父母坐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书学习,却无比困难。
甚至只是让他们关掉电视,给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都很困难。
更多的父母都是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打着麻将,然后再一边漫不经心地赶着孩子做作业。
原来:不肯承认的懒,才是真懒。
这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道理,父母自己也懂,就算不懂,也会略有听说过别人的事例,但试问自己能做到吗?
我们镇上有个家庭,他们家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在小地方,考到市里最好的高中,意味着什么呢?
就难度来看,我们这个小地方,每间学校,一年能各出一个学生就已经很厉害,有时候几间学校一年总共加起来才出一个学生。
而这个家庭,居然三个小孩都考上,就很不简单了。
说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就委屈,说自己挣钱忙,没时间之类的话。
但我们看到的这个家庭,他们是做生意的,平时也很辛苦,能陪伴孩子的时间虽然也不多,但是他们家却有一个很多家庭做不到的显著特色:家里没有电视机。
父母和孩子一块戒掉消遣工具,家里又因为没有电视机,父母和孩子互动的时间就会相应增多,孩子也更专注
父母所有的用心付出,都明明白白地回馈在孩子的学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