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要来记录一下和孩子的日常故事,既普通又不普通。
今天周五,按照我们的约定,下午有空我就去接她放学。在校门口看到她出来了,背着书包,一只手拿着雨伞和水壶,另一只手拿着一张打开的试卷。我想当然地觉得,试卷可以放进书包呀!然后,我拿过她的试卷,看到试卷中间贴了双面胶。问她怎么啦?她说被老师不小心踩烂了。我顺手就把试卷折了起来,没想到孩子就冲我大喊,“你为什么要把试卷折起来?”一边还打了我几下。孩子这强烈的情绪反应让我猝不及防,也一下子不知所措。我感觉自己生气了。于是,我就没说话也没搭理她,径直往回家的方向走了。孩子在后面骂骂咧咧地跟着,让我给我拿东西,我不搭理她。走了一段之后,我停下来看了她一下,她生气地冲我喊,“帮我拿下水壶呀!”我回她,“我不愿意!”孩子更生气了,给我踢了一脚,然后自己气冲冲地走到前面去了,留下我在风中凌乱。想起刚刚想买水果的店子就在旁边,我便停下来买了水果。接着继续走回家,路上也在寻找孩子的身影,刚开始没看见她,心里不免升起了一些担忧,“不会出什么意外吧”。不一会,就看到她自己走在前面不远处,她好像也看到了我,依然气冲冲,悬着的心放下来了。我感觉自己也依然生气。
回到家之后,我也感觉依然生气,选择自己一个人呆着,脑子里一片混乱,我要怎么办?怎么跟孩子沟通?怎么教育孩子?她怎么是这个样子?以后怎么得了。孩子过来了。我尝试跟她沟通,怎么办呢?突然想起以前学过的明矾式沟通,即当双方有情绪的时候,就表达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于是,先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尊重,在你那么多同学和同学家长面前冲我发脾气,让我感觉没面子……我需要你跟我说对不起,并且帮我揉一下被你踢的脚。
让我感觉非常神奇的是,当我表达完之后,情绪竟然基本平静了下来。孩子嘴上说着不愿意,但过一下子就给我递过来一张写着对不起的小纸条。然后,我问孩子,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孩子说我也要你说对不起。刚开始我觉得挺奇怪。然后,突然想到,孩子的试卷被我折起来,她很着急,担心试卷被弄坏,可能在教室被搞坏就有一些情绪了,而我又没能第一时间get到她的情绪。于是,我跟孩子确认了一下,也认真跟她道了歉。还向她表达了看见:妈妈看到你那么在意自己的试卷,说明你是一个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妈妈还看到你自己一个人也敢走回家了,你真的长大了,越来越独立了。
最后,我俩抱抱,孩子也马上喜笑颜开了。这场冲突完美化解,我又收获了力量。以前一直不太懂什么叫明矾式沟通,今天好像用出来一点了。再次体悟:真正懂自己了才能懂孩子,育儿先育己,育儿就是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