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强调说要学以致用,其根本就是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由浅入深,达到孰能生巧的目的,这样才是“学”最大的意义。
那就来看一看,今天晨读《美则传奇》中的3个关键词:自私,外包和设计,你学以致用了没?
自私 - 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说,正是因为人的自私,整个社会才得以正常运转。
现在告诉你,人性是自私的,即人习惯于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和感受。该怎么实现这个“用”的意义?
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理性。
比如,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法律顾问,在一大型投资银行任职,从来没有犯错,却丢失了工作,因为他没能成功地说服其客户。这位顾问对客户说:你又道德责任去做某件事情,在这一点上,顾问是正确的。但是他没有告诉客户的是:如果不按照他的建议去做,客户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结果,这位顾问和他的客户都丢失了工作。
再比如,现在异常火爆的各种网络课程,除了确实能满足人对应技能的需求外,还有不少“从你自私”的角度的考量:“教你零基础做出能赚钱的***”、“引爆你的***力”、“你那么优秀,别输在****”、“你能****,才能****”,很多都是这种把“你”“你的”放在标题上,让你觉得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还有“限时特价:原价299元的课程,前1万个报名者仅需99元即可” (其实很多都是一致都是99元)、聚划算活动:开团前5分钟拍下68元(标价168元,但都是开团期间都是68元)。。。这些都是在“说服别人的时候,诉诸利益”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反过来,当别人以“诉诸利益”的方式来说服你的时候,你需要的是理性的思考,不能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
外包 --- 指将非核心业务下放给专门营运该项运作的外间第三者,原因是为了节省成本、集中精神于核心业者、善用资源、获得独立及专业人士服务等。
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微软,就把很多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了,这在节省其自身成本的同事,也养活了太多做这项外包的企业:北京市海淀区微软大厦两栋楼,有一栋是专门给外包人员提供工作场所的,而这两栋楼的周围,也聚集了这些外包人员的公司的办公楼,据说在美国微软总部,情况类似。这些外包都是那些类型的工作?答曰:软件测试占很大一部分,软件开发也有,但基本不属于核心模块,因为微软要抓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虽然“外包”一词是商业术语,但如果你仔细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形式的外包:"饿了别找妈,找饿了么",你把做饭外包出去了,来专注自己手头上的事儿;很多人越来越“懒”,不想收纳整理打扫,于是家政公司应运而生,你把家务外包出去了;自己骑车还得花钱买、自充气、防日晒雨淋、防小偷光顾,多累心,于是,你把“买车子”“外包”给了共享单车,省心!
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包形式会越来越多,但有的“业务”不能外包,什么业务?你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而言,由核心竞争力来生产的部分不能外包,对于个人生活而言,那些外包出去就丧失其本身价值的“业务”不能外包,比如孝顺这项业务,就不应该交给代孝个人和机构,你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他们生你养你爱你护你,竭尽全力给你他们能提供的最好的一切,心甘情愿、甘之如饴,所要求的,不过是你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在他们老去的时候多陪陪他们,多跟他们说说话,而你已工作繁忙为由,交由他人代孝,岂是为人儿女该做之事,你良心可安?
设计 --- 乔布斯说,设计是人类创造一切的灵魂。不仅设计师,每个人都需要有设计思维。
传统思维是从以往的经验出发,去归纳总结,推想接下来该怎么做;
设计思维恰好相反,需要从需求角度出发,从要达到的结果看,有哪些做法是可能的。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有一个是以终为始,运用到个人计划中,就是你要达到一个目标,需要做到什么,为了做到什么,需要有哪些准备,为了这些准备,又需要做哪些事情,直到找到得到完整的计划;零秒思考中,也是一直在重复地问为什么?由最疑惑的事情开始,一步步地深入问为什么,真实客观不掩饰地回答,找到问题的根源,着手解决,反过来,层层递推,解决疑惑,这算不算的上设计思维,个人感觉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