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父母、教师很缺乏这样的训练: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深入探究背后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就像这幅冰山图,水面以上的部分是可见的行为,水面以下是想法、感受和需求,他们是导致行为的真正原因。而我们大多时候,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冰山顶部,但引发行为的原因则深藏在水下。
如果,我们仅仅根据孩子的表面行为作出判断,并基于这个判断与孩子交流,我认为,这个交流往往是无效的交流。
如果我们不仅能看到孩子的行为,也能深入体察造成行为的感受、想法和需求层面的原因,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行为,并能更有效地和孩子交流。
那当当同学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需求?
当当的思想中有矛盾之处,这是经过此事之后我的一个判断。当当喜欢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和级部活动,我给他的任务,他也非常乐于接受和担当,他有表现自我和担当之心,这一点很好。
这就应了罗杰斯谈及的那句话:每个个体内在都有自我实现趋势——一种内在的朝向成长和完善的倾向。(《论人的成长》)
但是,另一方面,他又非常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将成绩看得很重。主动担当之心和取得好成绩之心在一定情况下发生冲突时,当当做出了选择成绩的决定,这是应该的。
但是,为什么他没有告诉我呢?
我现在明白了,孩子的自尊心使然。
我帮助他进入奥赛班,他退出,不好意思对我说。
他是班委,推却摆凳子的任务,不好意思对我说。
我帮助他的节目进入展演,他怕耽误学习放弃,不好意思对我说。
这次,他不想去摆凳子,终于鼓起勇气对我说,却被我严厉批评一顿。
除此之外,我也通过谈话的方式探寻当当的成长中所受到的影响。
我问当当,家长是如何看待其担任班干部这种行为的?其实家长也曾与我谈及避免让孩子担任班干部的事情。
当当谈到,小学的时候,家长提到过这样的观点——学习是最重要的,是否担任班干部并不重要,只要成绩好,威信自然就有了。
我与当当家长交流时,家长也谈到这个问题。当当的父母之间似乎有些分歧,父亲可能希望孩子有更多的担当、大气一些,母亲可能希望孩子将精力更多的放在学习成绩方面,多关注一些细节。
看似不大的分歧,正常情况下在孩子身上表现不出来。但是到了需要孩子作出一定的判断、选择的时候,这个分歧在孩子身上影响就会放大。
所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父母的影响、周围教育环境的影响、孩子们从小接触的教育理念等,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就是在这样多种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
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不同,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不同。
我们能否敏锐地感知到孩子们的特有的世界呢?我在努力去做,这个学期,我每个周末几乎都会找到一两个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背景、受教育的经历和家庭教育等,努力让自己对孩子有更立体细致的观察。
打个比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频率,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为班主任,就是一个接收器,必须不断调频,才能准确接受学生发出的“无线电波”。
通过与当当及其家长的沟通交流,我进一步意识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用更完整的视角来看待孩子,充分理解其行为的动机及其需要。
另外要说一下,当当是个责任心极强的孩子。他负责我班男生宿舍的管理,尽职尽责,有条不紊。我安排他辅导班里两个同学的学习,这两个同学有较大的进步。
这是他自我发展完善的一种的途径,也是有责任担当的一种表现。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