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天,做题

9月18日

        不能总是嘻嘻哈哈地玩儿,还得做点儿题,学霸们的表述更霸气,叫做“刷题”,说是要保持手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言文阅读进入了一个极其枯燥的阶段,完全背离了“读读背背,理解大意”的课标宗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阅卷卡得过于死了,十几年前完全可以不死抠教参,课下注释也是大意对就可以了。可是现在必须和课下注释一样,错字、别字、近义词统统有可能要扣分,本来很美妙的文言经典,都变成了训诂。摘录一段张大春的话,聊以安慰吧:

        老师让我们翻到课本的第几页,我们扫一眼篇名和作者,跳过题解,多瞄了无数连绵近寸的生字生词,随即发现也许帮得上忙的注解——它们帮得上忙,却是痛苦的根源,因为从来没有例外过,你要一字不漏也一字不错地把注解背得滚瓜烂熟;有时熟诵注解的要求比熟诵课文的要求还要高,因为那是歧义陷阱题藏身最为深密之处。

         当你浏览之际,老师开始用口语重新述说一遍你大略读到的文字,不认识的字夹杂著认识的字,认识的字夹杂著不认识的字…………你的睡意逐渐涌了上来(以下删去两千字)。

        这时,老师宣布你必须在下一次上课之前熟背课文某段到某段。你记得也好,可是你仍旧会忘掉。你不但会在熟背之后尽快忘掉,也会在熟背途中一而再、再而三、再三再四地忘掉。

      因为这不是学习,这是应考。

     ——但愿这样的现象能早点儿扼杀,山西现在的文言文考试也在努力改变这种状态,全变成选择题,虽然考查形式有些单一,但是试题覆盖面广,对翻译处理得也比较灵活,如果选择题的质量再高一些,也能起到矫枉过正的作用。

       今天是国难日,一时感慨,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话:今天是国难日,中华民族最不缺少的就是灾难,因此,我们的历史也格外沉重,面对沉重,我们作何选择呢?其实,不应该是国难日的时候就愤怒不已,凝重无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是应该保持一份清醒,提醒自己,我是有家有国的人,我是中国人,我要做一个阳光明朗的中国人,我的国家会因为我们而更加强大。——警报声中,这些文字有了不一样的力量,我想告诉学生,有想法就写下来。

         悲哀的是,教室里一直有几个孩子在做数学题,对外面的一切充耳不闻。慢慢来吧,改变人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也不是一时一刻的事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常常会想起从前的事。从前慢。 常常会怀念从前的人。你好么? 你说你最近心情很好,写不出悲伤的故事,只能絮叨一些甜蜜...
    海北sunshine阅读 151评论 0 0
  • 郑爽简直是自行车女王,为什么这样说?你去看看她演的戏就知道啦!
    几点_865a阅读 249评论 0 0
  • 成长可能就是 开始说一些不想说的话 做一些不想做的事 小时候 不做 人家会说 还小 不懂事 没关系 现在 不做 人...
    安愚l阅读 322评论 0 0
  • 一个很大众,很俗气的标题,我——有一个梦想,成为像马云那样的人。 按照正常来讲,想成为一个人,应该充分了解这个人的...
    wood头阅读 3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