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一大姐来访,她在一间寺庙当义工,熟悉拜佛仪轨,本来是清净的日子,近来却有些烦恼。
原来是庙里的师父拒绝为人家拜天公——师父说大家多是求福报而拜佛,这不是真学佛……于是有的人心里就有想法了。
师父是真正的佛门中人,心性清净,所以道行高,能契入空性。这是什么意思呢?
用西方学界的术语说——宇宙是多重的,时空是弯曲的,宇宙有多个平行空间。从科学性来讲,绝对的态度是荒谬的,存在即有其合理性――所以近乎家家户户烧香拜佛,我们不能一概斥之为愚昧,而是需要更多的分析,深入认识“为什么”。佛学的核心是“心灵的学问”,六道轮回也是对世界的认识之一。而在那么大的生命系统中,爱恨情仇是遵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法则运行的,而且跨六道越三生。
人生的很多问题都离不开“心”,衍生“心行”后便编织成无形的“网”。这张巨网罗织在宇宙人生中,不只是肉眼看见的情形――应该说我们认识到的只是很有限的一小部分。
而生活中看不见理不清的有些问题,作为能契入空性的修行人,他们往往能以深厚的德行感化。就如学校里学生打架,怨结很深,可能出人命,老师、班主任都教育不了。这时来了个很让学生信服的人,他一出现,学生怨怼的情绪已有所收敛了,再加上他擅长演绎情理,于是问题解决了,结怨的双方还可能握手言和——生活中,这样的人德高望重,往往能化解困厄。而有真修为的清净人,他面对的则是更多层次的恩怨,不仅仅局限于现世之见闻。契入空性就是能在这过去与现在之间做调停、摆渡――有些奇异事,是有限的科学理论解释不了的。
然而,话说回来,这些只是佛学的皮毛,包括现在不少人热衷的放生,也只是养心的手段,不是根本。如《六祖坛经》所言“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本心是什么?是不受外物恼乱的清净心。佛学引导众生,求索的是自由,是对生死的了脱――这学问的根本就在心上。学诚大法师说过:人若只顾小我,生命就会很受限。只有当虔诚、恭敬、包容和慈悲心不断增长时,心灵与生活的品质才能得到提升,人生才趋向美好――可惜,人们不明白他所贪的财、福报、平安顺,原来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掌握。
人们舍本逐末的状况到底是有时候令师父厌倦了。可是,他一开始随顺人意地做法事,现在要收手,该会引发人家的不解吧。我不知师父是否因此烦恼?
不过自从认识师父以来,他一贯是目光不散,额眉不蹙,行止有度,心神如如。所以想来也没什么事能恼乱了他――成住坏空,因缘聚散,师父可是明白人!我呢?落入凡见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