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们,您好。来信已收到,在此,先做一篇统一的回复,日后,会再根据孩子情况,单独回复。
首先,很高兴大家能把自己对孩子的期盼以及小学六年的规划通过文字向我娓娓道来。通过大家的来信,我已经感觉出了文字背后为人父母那颗热忱而又执着的内心。我想,孩子遇到你们,是幸运的。我遇到你们,是幸福的。孩子的幸运在于,能有愿意进步,愿意陪伴的他们一路成长。我的幸福在于,我能向你们身上学到更多的教育方法,共同让孩子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从大家的信中,我读出了这几个关键词:
一、陪伴(家长层面)
很多家长都发觉孩子在成长路上,自己在某个时期或多或少的缺席了,并且也将孩子由于此缺席而造成的一些性格上的“缺陷”叙述了出来。是啊,孩子一天一个样,每一天我们没有跟上就会发现错过了他们的成长。但是,现在不算晚,我们从现在开始陪伴,“用心”陪伴,孩子肯定会感觉到。一位家长在信中这样写道:以后除了要多陪伴,还要多给孩子“肢体接触”,就比如说每天睡前“抱抱”她,给她一个“亲吻”。我觉得这样很好,对于孩子,永远不要羞于表达自己的爱,这些“小动作”都能使孩子感觉出来自我们内心的爱。
二、品质(孩子层面)
大家都特别看中这一点,说实话,我也这样认为。其实学校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习“知识”的,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学会“做人”。这也就是“德育”。这虽然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但都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日常生活来一点一点培养的,这“培养”就需要提到另一个词语“沟通”。我会给各位家长及时反馈孩子们在学校的情况,当然也需要大家经常与我沟通孩子在家里的一些做法和表现。
三、担当(孩子层面)
这是一种需要承担责任的行为,也是一种自觉的状态。每个孩子都需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得到锻炼,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但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他所表现出来能力的早晚就会有所差异。这个大家应该把心态放平。就比如“举手发言”,课堂上回答问题固然特别好,但是有的孩子她的性格特点就属于偏“静”类型的,那么我们就不必因为她不举手发言而一味苛责,而需用心浇灌,静待成长。那做家长的能做什么呢?我建议适当的“放手”,学得“懒”一些。一个人只有在对自己的事情能够有主动意识后,才会慢慢地长大,“担当”也会在这一次次“操心”中培养起来。就比如放学路队自己背书包,等等。其实,每一个远大希望的实现,并不需要豪言壮志,而是每天改变一小步,加起来这365天,就会是一大步。
四、快乐(孩子层面)
其实这个不言而喻,作为一个母亲,我也这样想。但是究竟什么才算是快乐?快乐不是想做什么事情就可以去做,而是不想做什么事情就可以不做。这应该是真正自律的人才能够做到的。我们陪伴的只是孩子前半生的一段路,那我们如何做才能使他们整个人生就快乐呢?其实,快乐是一种能力,一种自身而拥有的能力。一种能通过我们传递给孩子,并加快他们他成长的一种能力。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陪伴孩子的时候“整理心情”再出发,不要让工作的琐碎与繁杂带到与孩子的“陪伴”中去。《超越原生家庭》这本书,我今天刚收到,读完后给大家分享。
五、习惯(重中之重)
这几乎是全体家长的呼声,都想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那究竟怎样的习惯才算是好的习惯呢?简而言之,就是,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这就是好的习惯。这其中还有一个词语“规则意识”。学龄前是孩子养成习惯的重要阶段,如果错过。后续再培养,会很困难,因为还要改掉之前的坏习惯。那父母需要如何做呢?首先,不怕困难。习惯坚持初期会特别辛苦,也会特别艰难。我深有体会的是,女儿吃饭用餐椅的问题。从6个月添加辅食起,我就坚持每次吃辅食,都让她坐在餐椅里面,穿围嘴,擦手,告诉她,要吃饭了。刚开始,她吃的辅食就只有一勺,但是这些餐前“仪式”可能就要半天。中间好几次我也想放弃,觉得太麻烦,都咬咬牙坚持了下来。现在一岁4个月,每次只要吃东西,自己主动拿着围嘴往脖子上戴,要么指着餐椅坐进去,要么自己跑到小凳子那里坐好,等着大人给她拿东西。其次,原则问题必须坚持,否则,我们的一次没原则,就会让孩子觉得这些习惯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无所谓。然后你们就在“养成习惯”——“放弃”——“再养成习惯”这个的恶性循环中不断的重复着。
其实,我想表达的还有很多,具体的到时候单独发给大家。大家的文字真诚质朴,但却让我为之动容。我仿佛看到了写下这些文字时大家那信任的眼神。我想,这只是开始,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继续携手,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