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即将看到一部剧情类似《名侦探柯南》和《福尔摩斯》这样的影片,故事会由结局开始,然后警察们再步步揭开凶手的面目和作案的经过,我也会看得很爽很痛快。
但《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不是。
它让我也想杀人。
一
我一直在等金福南的名字出现,等了十五分钟。
让我惊讶的是,她是个女人,还是个黑黢黢、很朴实的女人。
接着,我开始等尸体,等了一小时零十五分钟。
结果,等到的是血流成河,淹了庄稼,淹了人心。
二
繁华热闹的首尔里,有一个白皙的女人——郑海媛,体面的职员,却有着冷漠的面孔。
一座无人问津的岛上,有一个孩子,一个老头,两个年轻力壮的男人,四个年长的太婆,和一个妇女——金福南,黝黑的皮肤,却有着纯粹的笑容。
三
郑海媛和金福南是儿时岛上结识的好朋友。
都市里的孤身奋斗让海媛时刻保持警惕,不敢言语,不敢面对事实,不去相信别人,不愿同情别人,精神上总绷着一根弦,回家都不肯松。这高度的紧张使她情绪越发不稳定,最终休假。
借此,她回到了儿时生活过的岛,见到了盼她已久的福南。
可福南的生活却是备受奴役,活得毫无尊严。
在这个被姑姑不停说道的“没有男人不行”的岛上,她像奴隶一样,被催促着不停地干活,一刻不得休息,不受丝毫体谅。
而仅有的两个有力气的男人活得像王一样,其中一个,是福南的丈夫,拳打脚踢是日常,理所当然地和别的女人打炮。
另一个,从始至终没说一句话,却也粗暴地对待福南,面无表情,爽完了提起裤子就走,他的生活里好像就两件事:吃草和打炮。
这些,福南都忍了。
可当丈夫的魔爪伸向年幼的女儿时,福南怕了,偷了钱准备逃走,可惜失败。被拎回去挨揍的路上,女儿死了,被丈夫失手扔到一边,脑袋撞在了石头上。
这一下,福南垮了。
可是面对员警的调查,男人推卸,姑姑们瞎扯,竟然还扯出“难不成是福南杀的”这样的话,福南懒于解释,眼巴巴地看向海媛,海媛却将福南带入了深不见底的绝望。
等了一个小时的杀戮自此开始。
黑与白的现实
黑白总被人拿来象征一切事物的好坏两面,也是这部影片带给我的直观色彩。
城市的基调是黑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是白嫩的,越过表面,海媛的冷漠和同事的热情可谓黑白的比照。
无岛的基调是白的,生活在岛上的人是黝黑的,可福南纯粹的笑,对海媛的爱,以及对首尔的向往,让她整个人比海媛还耐看。
黑与白只是让我想到两个极端,常人认为的好坏标准,在这部影片中并不存在,我们口中常说的道德法律,也“是随着人们生活的环境而改变的”。这听起来是很无奈的,所以我只有同情,竟怒不起来。
肉体与精神的对抗
我觉得这两点其实就是类似“妥协与挣脱”、“忍耐和爆发”这些对立面的概括吧。
福南的姑姑们,几代下来都是隐忍地活着,到最后发展成女人被虐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切都以男人为中心,男人不能受到丝毫伤害,女人不能直呼丈夫的名字。
我以为男尊女卑的环境下,女人之间必有相互理解的聊慰,可为什么福南没有得到理解,也没办法和姑姑们安然共处?
福南有自己的意志,或许是托海媛的福,使得她有了一个坚定的目标,支撑着她,给她可以逃脱现状的希望。
福南还有个女儿,她更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她没有停止过逃到首尔的想法。
这或许就是福南和那些姑姑的区别,肉体委曲求全,却有着独立的精神。而一切,都只差一个点,就可以爆发。
爱与恨的绝对
常说“爱之深,恨之切。”这部影片诠释的不露痕迹,又有点让我惊讶。
最后,我哭了两次。
第一次:我以为铁宗是不爱福南的,最后临死前对福南说的话、放松了警惕的神情,以及最后被大酱裹住的尸体,竟让我泪流满面。
第二次:我以为海媛是不在乎福南,福南也彻底对海媛绝望,或许两人会同归于尽的,结果福南死的时候,把笛子拔下,让海媛吹儿时的曲,头依着海媛。那双及时抓住却什么都再也抓不回来的手,让我难受得喘不过气。
沉默
很多时候,我和海媛一样,小心翼翼,逃避远离的很多,遇事退后的很多,本着能不惹麻烦就不惹麻烦的心理,给自己留着一块安全地带。实际上,日日过得都很愧疚。
很多时候,也和福南一样,不言不语,充满好奇的很多,遇事妥协的很多,本着随遇而安自有光明的心理,给自己的懦弱包上一层坚强的纸衣。实际上,我想要的有很多。
大多时候,我是一个沉默者,假装倾听,却自怨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