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是在观察一种形式的传承,而在形式的传承中,“美”的讯息也变成一脉香火,代代不断,可以超越政治的兴亡,可以超越社会的变迁。
西方美术史,听起来是一个很大,很空的概念。我也在想,真的能够在一本书中,把事情都说明白吗?这个就体现在笔者对文化的理解,他的重点和取舍。不了解蒋勋本人,但是他的文字已经读了几本了。也许他不像季羡林那样学界泰斗,但是,就是他对文学和文字的理解,以及写的文字,正是当下学生需要的,至少是我本人特别需要的。喜欢,却又因为看不懂而怯步踏入“美术界”,蒋勋告诉我,美术,就是在当时的环境下,看看画家画了什么,它的逼真,简单,自然,或者花哨,繁华,都是正常的。洛可可风格下,宫廷的奢华和富丽,都是当时的情况。雅典最初的对智者的雕琢,就是智者的样子,罗马的严肃和齐整,就是罗马战争背景下创造的。不要怀疑你看到的美术作品,好的美术作品非常简单,就是社会的反射和反思。看他们,是理解历史的很好的方式。
为什么照相机以前的西方艺术总是以逼真为主,它的意义到底在哪,不就是一副相片似的画么?而在看到历史的进程,看到前人在绘画中的选择,地理和历史因素的考量,西方人选择了最适宜的方式绘画。毕加索的抽象,是对当时人们内心的描绘。当下中国人内心的种种复杂心理活动,不就是毕加索笔下的《阿维尼翁的少女》、《格尔尼卡》么?
西方美术史的一个伟大之处就是它的艺术方式和艺术思维的不断否定和不断前进。它是高潮低谷的轮回。谢谢蒋勋的讲解,至少我不再害怕甚至是喜欢上,进入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