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中提出的未来社会第四大生存原则是风险优于安全,第五大生存原则是违抗优于服从。下面我们一条一条来说。
第四大原则,风险优于安全
人类都有风险厌恶的倾向,因为风险意味着不确定性和危险,那为什么作者认为在未来社会风险优于安全呢?
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件真实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一家公司曾经想向作者的一个项目投资60万美元,为了研究这个项目的可行性,这家公司花费了300万美元,如果让我评价这个公司的行为,我大概会想说:“这家公司似不似傻?即使这个项目失败了,这家公司也只是损失可行性研究费用的1/5啊。”然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就是这样,一切以安全为先,哪怕维护安全要付出比承受风险更大的代价。
而作者认为,在未来社会新的规则应该是拥抱风险,因为我们僵化的思维已经严重落后于科技发展的现状。这里所提倡的风险并不是说我们不做任何安全措施就去做极限运动,拿生命去开玩笑,而是说我们都应该理解已经发生的,并且每天都在以更快速度发生的巨大改变。
同时,风险优于安全战略也并不是让我们忽略可预知的风险,而是让我们明白随着创新成本的下降,风险的性质也在改变。诚然有很多公司在创新中失败了,但是那些成功的公司确实是在不断创新中才占据先机。在未来,创新也许会失败,但是不创新可能会死。
在7000万年前做一只恐龙是最好的,因为恐龙体型庞大,皮厚牙尖,基本没有什么动物可以与之匹敌,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做恐龙都是最好的,然而突然间,甚至可能就是几个小时的功夫,这一切就改变了,需要大量能量才能支撑身体消耗的恐龙灭绝了。而与之相比,灵活又小巧的青蛙一直活到了今天。
第五大原则,违抗优于服从
我们的教育一直强调我们要遵守规则、要听话、不要提问题,但这样真的对吗?
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个例子。1926年,美国杜邦公司化学部主管查尔斯·M·A·斯泰恩说服该公司的执行委员会资助纯粹科学或基础研究工作,这项决定在今天看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在那个时代,却是非常激进、令人不可理解的。杜邦公司的实验室成立以后,一名叫华莱士·休姆·卡罗瑟斯的科学家开始在这个实验室工作,他是一名年轻的有机化学家,他专注于研究聚合物,这是一种由大量较小单位组成的大型复杂分子。斯泰恩认为这种聚合物研究出来之后呢,应该是有着巨大的工业应用潜力的。所以他十分支持卡罗瑟斯进行研究。
但是,不幸的是,在斯泰恩升职之后,另一位负责人接管了这个实验室,他认为只有产出商业结果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在他看来卡罗瑟斯所做的实验是与他创造的回报不成比例的,只会造成时间的损失和金钱的支出,于是命令卡罗瑟斯停止实验。但是,卡罗瑟斯仍然专注于自己的研究,甚至不惜与新任主管产生矛盾。最后,卡罗瑟斯于1937年发明了我们现在所用的尼龙。用尼龙做的连裤袜成为美国历史上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消费品之一,甚至直到今天我们也还在穿着尼龙丝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违抗有时比服从获益更多,尤其在解决问题等关键领域。创新需要创造力,而创造力需要摆脱束缚,换句话说就是,科学的进步,就是打破规则来的。没有一个人是因为靠着别人告诉他怎么做来获得诺贝尔奖的。
卡罗瑟斯的宝贵之处就在于不管老板让他做什么,他都对没有特定目标、自由的研究充满热情,这种精神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甚至在今天也是十分少见的。
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也依赖于这种违抗精神,互联网的先驱们最初创业时都没有任何商业计划书,也没有获得别人的认同,他们只是做他们要做和想做的事情。而放眼更宏大的角度,没有公民的不服从,就不会有美国民权运动,没有甘地及其追随者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就不会实现独立。
违抗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作者并不是鼓励人们违法或者仅仅是为了抗争而抗争,而是应该思考规则的合理性,用富有创造力、灵活性、持续自我纠错的态度对待未来社会。
--END--
关于《爆裂》的其他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