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6
动力和感觉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动力、感觉”
火山
人多数活在自己的感觉当中,现实给予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当感受成为一种警醒的药时,我们已经知道有些东西做与不做了。做事业往往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但是时刻又被提醒不能违法云云。实际上,我们都被暗示该做违法的事情才容易出头,循规蹈矩的结果就是被人安排,乃至被人鱼肉。
当我们不太知道事实的真相之前,我们还可以收藏着一些个性。若几乎确定这么个事实之后,我相信所有还有动力的生命依然会将事情推前一把。至于,我在初中教育阶段将什么事情推进一把呢?除了传递一些科学科普基本常识之外,有一些个人对社会的观感之余,我以为继续鼓励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关注内心的真实渴望,并且在大多数遵循规范的情况下,有自己的特别表达方式。文字的静态表达往往潜力在内,个人行为以及在集体中所处的态度,往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这些经年的等待其实就是等待着别人错误,自己相对正确,并且恰好上个位。
很多年前,我曾经走过这样的路途;而事实很多年之后,我发觉自己的等待竟然延伸到工作后的十多年。那些微弱的内心渴望动力,已经几乎在放弃多年长跑的郁闷之后逐渐平静。人几乎接近中年,少许的不甘心,以及关注太多人的观感和存在理由。因此,我也大多数要求自己如何如何,有时干脆自己就是表现一个懒样子等等。其实,科学真理的种植乃至一些深邃的眼界带领,自己已经越过了一些阶段;只不过,现实又绕回来而已。
山的这边和那边,风景不同,当我想告诉别人那边的风景之时,这边的人往往不屑一顾。这里生活安逸,不需要改变太多了!事实社会变化迅速,信息社会综合改变的能耐也越来越多样。如果没有自己的一套应对和比较成熟的思考逻辑,我们很容易掉入别人设计的系统里面。社会每个时代有不同的先进逻辑存在,但是哪种逻辑适合我们目前生活情境,并且及时让我们过渡到另外的目标和目的地?除了及时社会化的改进,保障自身身心健康,我们需要不断拓展社交的圈子,以求获得对自己最有利、有价值的信息。
教育系统更新的速度比较慢,而且我们还要担承下一代的信息传递任务;曾经多年我们放弃了自己的社会成长步伐,闭门造车地做了一些观念上的洗礼。实际上,信息和技术、技能操作的综合能力,往往将我们抛离了现代化的轨道。那些过去的等级管理方式已经逐渐到了微弱的地步,当我们寻找不到可以值得托付的责任人才之时,我们才发觉:公立教育本身已经陷入了再一次被边缘化的地步。
唯有深度挖掘生命前进的动力,才能启动我们张扬的感觉,在社会大潮中把握住自己存在的位置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