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梅雨季节,很容易想起以前老房子里的旧时光。
毒辣辣的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大人们吆喝着孩子们把被太阳晒得脆响的油菜籽用小捧敲出来,抢在雨季前把它晒干。多数时间,还没晒干,梅雨季节就到来了。
父亲拿一截桑梗做范本,把油菜秸梗用铡刀一刀刀切成一样长短的柴禾,放在预先铺好的柴抚上,捆成一捆捆堆在房檐下或猪舍旁边围成一圈,油菜秸秸就随意堆放在中间地上和灶仓里做柴禾烧饭。农人们干活都是打着赤脚进出,印象深刻的是,脚上总会沾上一些油菜秸秸,特别让人讨厌。而且多数时间,在烧饭的时候,这些柴禾总会发出一种腐霉的气味。所以那时不懂事的我,总是在灶肚里塞很多,以期早日全部烧完。等真正烧完的时候,真是长长地松了口气,感觉身心都干净很多。
小时候的老房子还是清朝年间的,很是阴暗潮湿,雨淅淅沥沥地下,房间里的方砖地面上到处都是湿答答的。
大厅和灶间的青砖地面更是滑腻腻的。过两天就要用挑猪草的小刀铲一铲才能防止打滑。天井里的房檐下,雨水挂成一条条线,落在石头窝窝里,发出单调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此起彼伏。
天井中央的一棵万年青长出来手指头粗的花一样的东西,地上墙上的青苔肆意的生长着,家里到处都是这个季节特有的让人意窒息的味道。
那时候的日子是非常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