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记录431天(2019.2.8)
阅读打卡第212天:《穷查理宝典》1394-1461。
朗诵记录第213天:今天是朗诵的第32周第5天,日常绕口令练习《喇嘛和哑巴》,《论语•述而第七》(二)
七点四十醒来,老妈做些早餐,饭毕,我们祖孙三人九点出门,今天计划颐和园。
颐和园在最初建造的时候就是为了祝寿所用,作为皇家园林,在规划上颐和园共分为三个区域:生活区(佛香阁),行政区(仁寿堂),游玩休闲区(昆明湖,德和院)。
提前蚂蜂窝看了攻略,简单计划着三个小时逛一逛主要建筑:苏州街~佛香阁~德和院~文昌院。(人多,园子大,易迷路,得五六个小时)
交通工具首选地铁。保暖又速度。从住宿处到目的地27站,每人7元路费,用时1.5小时。
购买地铁票可以下载“易通行”APP,专门用于北京市地铁购票,非常简单方便,提前购票,进地铁站安检前可以通过自主系统自行取票。
门票同样采用网络购票,微信关注公众号“颐和园”,点击“任你购~购买门票”选择适合你的票种,淡季旺季票价不同,有联票也有单独票,根据自己的行程安排选择票种,如果没有提前做功课又没有请导游,建议先购买单独门票,然后逛到哪里买哪里的小门票。
购票完成后,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方便随时扫码进园。
做好前期准备,进园后开启畅游模式。我们是从北宫门入园的。路线安排如下:
颐和园北宫门→苏州街→四大部洲→智慧海→佛香阁→排云殿→长廊→对鸥舫→乐寿堂→德和园→仁寿殿→文昌院→东宫门。(实际上我们主要到了联票中的四个景点)
北京旅行一句话形容很形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计划三小时逛完,请做好4小时以上时间。为什么?很简单:人多!人多!人多!
冬季是北京旅游淡季,但是它是十三亿人口的帝都,和旺季相比人少,可依然需要慢慢行,人群里任你再牛掰的“车技”,“11路”汽车提不了速度。
进了园子,真是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手机地图、纸质版地图,自然还会走错路!人群的力量太大了,园子也太大了。方向感好的亲可以随心所欲。
佛香院和排云殿是连体一上一下,排云门~排云阁~佛香阁,一个位置几个景点。
佛香阁西面有个特别值得看的点——宝云亭(铜亭)。
从铜亭出来后,经长廊一路来到德和园,德和园就是一个特别牛叉的大戏院子。
大戏楼共三层,福台,禄台,寿台。其设计和艺术价值不言而喻,特别值得细品。德和园属于老佛爷和皇帝的游玩休闲区域。
仁寿殿就属于政治行政中心了,当年用于接见外国使臣。
文昌院是园子里最后游览景点。里面陈列颐和园内的各种文物。
由于逛到这里接近闭馆,所以只能匆匆浏览,这里的艺术价值极高,陈列着中国各个时期的文物。建议可以用一个小时时间仔细看。
夕阳西下,寒意来袭,北京之行告一段落,返程回去,结束六日的帝都新春游,明天飞回我的大驻马我的家!
用老妈的话:这趟来的值,张弛有度,玩的畅快,住得舒服,吃的称心,比跟着旅行团舒服多了。
我觉得我可以得到老妈的五星好评,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