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本身乃是问题之源。思维导致出错,但却认为责不在己;它认为错误是自行产生的,与它无关。如果你固守这样的思维方式,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就永远没有解决的时候。思维应当对它本身产生的后果有所觉察,但它却尚未做到这一点。自我觉察的能力与神经生理学中所说的本体感受颇为相像。本体感受是“对自身的感受”。
思维本身存在本体感受性吗?你有思维的意图,但通常却觉察不到这个意图。
假如你能对自己进行观察,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有思维的意图和冲动,于是你就会在这些意图和冲动的驱赶下去进行思考,随着思考过程的进步你会形成新的感受,这种感受又会促使你产生新的思维意图,如此循环往复不止。但由于你并未意识到这些,因此会觉得思维是自发的,感受也是自发产生的,一切都是自发生成的。
悬置的作用就在于帮助你实现本体感受,并以此为鉴,从而使你能够看到自己思维的结果。
如果人人都能够对思维保持足够的关注,那么就会在人和人之间,乃至是在个体身上,形成一种新型的思维,即具有本体感受性的思维,就不会使你再陷入平时所遇到的种种思维混乱之中。一般情况下,人的思维是不具有本体感受性的。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人类在生活实践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均可结为思维本身不具备本体感受性这一原因。思维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在不断地制造问题,然后再去寻找解决的办法。但当它试图解决问题时,却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因为思维认识不到它自身才是问题之源。思维想得越多,产生出的问题也就越多——因为它无法自觉自察。
现实生活中,思维缺乏本体感受性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常导致出问题,而一旦出问题,又去解决问题,结果离正确的方向越走越远。
如果我们老师总觉得学生有问题,成绩越来越差,纪律越来越差,行为习惯越来越差,那我们就不应该只找学生原因,认为学生有问题,素质不够好,家长不够配合,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思维审视,充分发挥思维的本体感受,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向,管理方向,自然效果会更好。否则,我们老师会越来越迷茫,管理与教学越来越乱,问题接连不断,此起彼伏,我们常是按下去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又出来,最后直至自己筋疲力尽,手忙脚乱。
同理,如果我们校长发现自己的学校问题不断,老师消极不配合工作,怨声载道,不信任学校,校风差,学风差,学生的行为习惯差。那我们校长也应该审视自己的思维,看是否是自己的思维假定出了问题,或是总是被自己的思维假定束缚,从而让自己的思维出现紊乱,管理的方向偏移,因此问题层出不穷,也因此自己每天都疲于去解决各类问题,安抚这个,应付那个,让自己像个维持会会长。如此情况,校长正确的做法应是发挥思维的本体感受,对自己的思维自审自察,悬置自己的思维假定,接受异质声音,为自己的管理重新开辟新的方向。否则,将是自己疲惫,老师仇恨,学校混乱,学生遭秧,甚至出更大问题。
包括我们与同事与家人如果也问题频出,自己工作、生活一地鸡毛,那也不能再顺着之前的思维走,也应该审视自己的思维,充分发挥思维的本体感受,让自己走出旋涡。
今后的我,一定要随时审视自己的思维,发挥思维的本体感受,一旦有问题,一旦出现迷茫、烦恼时及时止损,以免路越走越斜,问题越出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