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2》是采铜在《精进1》成书的三年后的续作,是将思维进行重新组合,延续第一本拓展学习力的主旨,是一本从微观到宏观启发解决问题方式思维的心理学书籍。从视角、层次、组合、限制的角度,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小事物,帮助读者建立看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轨迹,又从进化、迁移、循环的宏观视角,给读者各个素质的层级提升,给予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指导。
知识在已知的下面,不需要太多边界以外的知识,缺的是对脚下的理解。重塑认知,要学习的并非未知的事物,而是已知的表面下隐藏的庞大的未知。《精进2》就开始为读者重塑这样的认知。
1 视角:掌握观察之道
首先是观看寻常之物 事物往往因为流行而被高估,或者因为不流行而被低估。人思维中普遍的从众性会牵引我们步入错误的预设,忽视有价值的信息。
“观察”与简单的“看”不同的是,“观察”意味着切换不同的视角去看同一件东西。不同的视角能看到不同的信息,多元的视角就意味着多元的启发。多视角切换的能力是大多数人所缺乏的,甚至大家还没有培养起这样的意识。 这是强调发散思维的作用。发散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一物多用,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创造性, 采铜建议找一件日常中熟悉的事物,盯着它看,直到写出三个与它原本功能无关的新功能。
人的认知活动有赖于心理学家称为“工作记忆”的东西,而工作记忆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同一时间,人的头脑里塞入太多的东西,那么势必会顾此失彼,难以应对。就如《知识的边界》里所述因为知识过载太多的信息会损害我们思考的能力,由此需要选择新的信息过滤器。因此选择观察的视角就是选择一种信息过滤的方式,屏蔽掉与当下焦点无关的信息。在没有无关信息干扰以后,你就可以专注地去观察、分析、整理焦点之上的信息。等这个步骤完成,当然你可以再作变换,另选一个焦点,重复上面的步骤。
信息应多方合拢,人事须考虑周全。所谓“读物”的方法,跟“读书”也是一样。选择不同的视角,然后一个一个去看、去分析,最后把所了解到的一切都聚拢在一起,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所以一个解决难题的高手,往往能够灵活地变换看待问题的视角,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多视角看问题的能力,才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采铜建议购买一到两本逻辑谜题集或数学谜题集,每天做几道,作为头脑体操用。
2层次 潜入知识的深海
层次思维的关键在于能不能从你熟悉的层次上跳脱出来进入更小或者更大的层次。
采铜通过黄焖鸡米饭有秘方的例子揭示商业世界中的隐藏知识。“隐藏知识”在商业世界非常重要,地位举足轻重。因为明面上的知识谁都看得见,谁都能效仿,一旦效仿的人多了,竞争也就更激烈,要在竞争中取胜自然就更艰难。而如果掌握了某些难以破解的“隐藏知识”,利用这些知识来制造产品和服务,那么你就可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稳稳占据市场优势。采铜总结为:
• 凡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都不是隐藏知识;
• 凡是在学校里讲授的知识都不是隐藏知识;
• 凡是能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知识都不是隐藏知识。
如果有知识能够从公开渠道获取,它就不具有“隐藏”的特征,它在商业竞争中的效用就可能减弱或者失去。 黄焖鸡米饭的秘方打造了品牌的竞争力,实现了品牌溢价,这就是隐藏知识的优势。
采铜引用斯坦福大学的航空工程学专家沃尔特•文森蒂的观点,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描述性(descriptive)”知识,还有一类叫“规定性(prescriptive)”知识。描述性的知识指的就是描述事物本来面目的知识,比如物理和化学知识描述了物质的内在属性,就属于这类知识。而规定性的知识指的是要实现某种规定或者标准所需要的知识,比如要想做出特别好吃的剁椒鱼头,应该有一些特别的技法或者用料上的讲究,这些就属于规定性知识。把一件事情做好,需要描述性知识,也需要规定性知识。
这些知识的模块中,有些是描述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规定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显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隐藏知识的模块,只有兼收并蓄、配合使用,才能堪当大用。
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他一方面要尽力多学习可见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多多探索不可见的知识。在任何一个领域或者知识体系之内,一定既包含了可见的知识,也包含了不可见的知识,你要学会如何在这个领域中发现,然后掌握这两类知识。可见知识的学习,可能难,也可能易,但不管难易,毕竟是有的放矢、有迹可循;而不可见的隐藏知识,与其说是去学习,不如说,要依靠自己来探索、来创造。
用层次思维理解系统。居于中间区段的树干和树杈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层次,我们要么就是只盯着最底层、最基本的理论,要么就是盯着各种表层的现象去做文章;要么飘得太高,要么沉得太低。而恰恰是中间层次连接了理论和现实,告诉了我们行动的方法,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备选方案,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在学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发现系统中被忽略的中间层次,然后掌握它。
读书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一本书”这样的系统,还要把眼光放在“一系列书”这样的超系统。读书不是随便拿起一本书就读,而是要思考怎样搭建起一个合理的“阅读超系统”。也就是读同一个作者或学科的多本书,从而了解相应的整个思想体系,由此搭建知识的系统架构。
“学好建筑的最好方法是什么?”这里引用格罗皮乌斯的回答简单干脆:“尽可能多地去旅行。”这就是我国古语说的,同时也是罗斯林《事实》所倡导的塑造正确世界观的方法之一,行万里路,知行合一,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总结思考,在思考中践行。
优化每一天的行动。梳理自己典型的一天中所做的事情以及每件事所花的时间,确认自己日常行为中的高频模块有哪些,并判断这些模块是否属于长半衰期的事情。在《精进1》里,长半衰期的事指能使人长期受益的事。我们平时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当作一个时间模块来看待,如果有些事情属于每天做甚至每天反复做,那就属于高频模块了。如果你统计下来发现,在你的生活中,没有一个高频模块属于长半衰期的事情,那你就要小心了,你就必须想办法革新自己的高频模块了。
3组合 理解万物构造之法
硬件足够硬软件足够多这便是一个人才能的护城河。一个人要学习一项技能,首先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这些动作是他做出更复杂动作的基础,它们是掌握一项技能必须要夯实的基本功。基本功是不是扎实,也决定了掌握这项技能所能达到的最终水平。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基本功也是非经日积月累的磨炼不可。
采铜把一个技能体系中的各个子技能归拢为两类:一类像技能中的“硬件”,另一类像技能中的“软件”,简单说,就是“硬技能”和“软技能”。 1.“硬技能”:技能体系之中的“构成性”模块,属于体系中的基本组成要件,正如砖头之于房子; 2.“软技能”:技能体系之中的“组织性”模块,主要负责调用和组合,正如房屋设计之于房子。
采铜在此书认为现实世界中的大多数系统是以模块组合的方式搭建起来的,技能体系也是这样。在一个技能领域中,无论是硬技能还是软技能,都可能是以模块的方式存在的。我们可以把同一个领域中跟硬技能相关的模块组成一个“硬件模块库”,跟软技能相关的模块组成一个“软件模块库”。之所以要称为“库”,是因为现实世界本质上是非常多元的。仅有单个或几个模块的体系是非常少见的,多样化的体系才是主流。 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块化的工作系统。使用“模块库”的概念能让我们看清掌握一个技能体系所需要的“工程量”。特别是,如果你准备长期浸淫在一个领域,就需要做好建立庞大模块库的准备。这就类似计算机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类库是综合性的面向对象的可重用类型集合,与这里的“模块库”相似;模块化程序设计,复用性好,易于维护和功能扩充,模块组合技能体系也相似的容易取用和扩充。
模块化的工作系统={硬件模块库}×{软件模块库}
在人们所从事的领域中,硬件模块库和软件模块库都是必不可少的,两者组合运用,就是你在这个领域中所建立的工作系统。它对于各种行业、各种职业的情况应该都是适用的。对于硬件模块库和软件模块库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领域中只建立起了硬件模块库,那么他很可能只能胜任一些初级的工作,作为“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来劳动,因为他没有把这些基本技能组合起来的能力。纵然一个人掌握了一个领域中完整的硬件模块,他最多也只能以一种非常机械的方式来完成工作或者解决问题。他不知道如何灵活变通,如何应对变化的环境,更不会做出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说明,要想更往上一步,就需要掌握更多的软件模块。这就如同在现代企业里,只会硬件模块那就是技术工人,如果要在管理层,则需要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和知识,将更多硬件整合及发挥更大作用,这就是软件模块。
优化模块化系统的方法:1. 把硬件模块升级改造,以提升系统的整体品质; 2. 增加软件模块的种类,使系统更加灵活和多元。 当部分模块可以用工具代替时,不仅意味着我可以更加高效和省力地完成一件事情,也意味着我可以做出更加复杂的组合。例如现在计算机软件辅助工作提高效率,进一步地未来的AI应用将解放更多的人手,完成更多的工作,将是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在今天这个时代,使用好的软件工具就是个人竞争力所必须具备的硬件模块。
4限制 唤醒沉睡的创造力
在限制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采铜认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应对的永远是稀松平常、很好打发的事,那么我们根本不必努力做啥,只有当障碍出现时,我们才会被刺痛,才会一跃而起,我们才会思考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可能性,从惯常的轨道中偏离出来。自由固然是可贵的,但是恰恰是限制,最有可能激发起我们的创造力,人与物的潜能在限制的刺激下方能迸发出来。
但是当所有限制统统解除以后,你确定自己真的知道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吗?也许此时,有无数个念头会冒出,有太多的愿望可以罗列,不过有很大的可能你还是会很困惑。是啊,如果有一天我变得无所不能,那么我还想要什么呢?限制会让我们难受,但是恰恰是这种难受,会让我们思考,会让我们去想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限制,这些限制的意义又在哪里。 这就是限制能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好处:限制能激发新的可能性。 限制的第二个好处是,它能缩小选择的范围。
采铜继而提出把限制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学会思考事物的限制,能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在处理麻烦的事情时,可以试着问自己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这件事物的限制有哪些? 问题二:这些限制的背后反映了哪些信息? 思考潜藏在限制背后的信息,这些信息也许就是应对问题的线索。
5进化 洞悉变与不变的法则
在未来社会,人的适应能力体现在他能否用不断变换的新方式来做好一件事。
在此通过文明演进与生物演化的比较,文明演进和生物演化的第一个区别是,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不是“设计”出来的,但是文化产物却是由人的智慧所创造的。 文明的发展效率更高,迭代更快,更有针对性。这是文明发展不同于生物演化的地方。 文明演进和生物演化的第二个区别是,技术的演化不存在“生殖隔离”,而是可以远距离地“迁移”、大范围地“杂交”。 但是文化的演变就不是这样,思想跟思想之间可以交会,不同的语言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不同的知识领域可以相互启发,技术与技术可以相互组合,并没有什么天然的界限与隔阂。
由上的进化给我们的启示:
1. 不必一味地追逐新事物;如何帆《变量》提到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弃旧扬新,而是不断地回到传统,在旧事物中发现新思想。新和旧之间的界限已经很难区分。
2. 仅了解“底层原理”是不够的;
3. 掌握再现真实世界的“语言”;
策略一:在资源投入相近的情况下,首选当前社会中更重要、更普适的语言。 策略二: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这里的语言指的是不同的学科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及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 力求精准;
5. 寻找自己的“生态位”。生态位的概念提示我们的是,只要能适应一种环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面面俱到,也没有必要去迎合所有人,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就可以。但另一方面,它也提示我们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在商业世界里,你必须去满足特定的外部需求,要去思考别人需要什么,而不只是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满足自己,不是适应;能给别人带来价值,才是你的价值。
6迁移 跃入求知的通途
心理学上的学习迁移指的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由于学习活动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的,这种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与原生场景脱钩,发现通用结构
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跨界迁移。他的观察比别人更加精细(更小的尺度),他的思路比别人更加开阔(更大的广度),从而实现了这一迁移。 “迁移”都是创造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迁移的基本过程用最简单的话来讲就是两步: 1. 在一件事物的内部发现某种可能具有普适性的要素或结构; 2. 将这种要素或结构与原背景“脱钩”,并尝试置于新的背景之中。
任何一种知识都是有其背景的,我们在一个特定的学科背景之下去学习知识,但是背景本身又成了我们思考的无形屏障,这时我们需要想象力去打破这些屏障,把原本我们认为无关的知识连接起来。 任何的技能都是一连串可执行的步骤,程序也都是由可执行的步骤所组成。这些步骤被创造出来时需要理论的支持,但被执行时却并不需要。实际上,现代的商业世界就是由无数个类似这样的“傻瓜”流程组成的。如果说理论知识是这个世界的深层运行规则的话,那么各种可执行的操作序列就是现代社会的骨架。 把“专业化”反过来,当你成为某类专家以后,你只能跟圈子里的人沟通了,因为你们说的是圈内人才能听得懂的行话、“黑话”。也许某一天你非常想跟大众交流,来传播你的思想和见解,但是你会发现特别困难,因为你说的话大家都理解不了。这个时候,你就会意识到,你需要“去专业化”。当我们去设计或者编制一个可执行的操作时,要尽量避免专业化,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除非不使用某个专业术语会造成意义的含混或差错)。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样的?对这个问题,采铜的意见是涉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渠道、不同媒介之上的知识,百无禁忌,来者不拒,尽我所能,把接触到的所有这些东西通过适当地迁移,变成求解这个问题的知识模块,当这些模块达到一定规模,能聚拢起合力时,也许就能相对完整地解答这个问题了。
7循环 让才能盘旋而上
大多数人遇到的问题是:知道的东西太杂了。因为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本来就很杂,不成体系,又由于它们来自不同的渠道和介质,所以散落在各处。我们的知识并没有好好地保管和整理。这造成一个结果:我们的已知变得很难提取。很多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体验,这个东西我听说过或者知道,但是只留下模糊的印象,想找相关的资料又找不到了。这又是一个如同《知识的边界》里面对知识过载的问题。我们需要用一种“归一化”的方法,把信息和知识聚拢在一处。你需要建立一个“总索引”,把你所涉猎的所有有价值的信息,包括读过的书,沉睡在各个网络平台收藏夹里的文章、音视频、心得笔记、一闪而过的灵感和创意,以及各种事件之后的反思等,都编入同一个索引中。每一项内容都要列出关键词,并且注明:可以在哪里找到它,从而提升效能。
采铜引用埃里克森的刻意练习理论至少包含下面四个特征: 1. 具有明确的、具体的目标; 2. 专注,全身心的投入; 3. 能获得及时的反馈; 4. 努力突破练习者的舒适区,寻求有难度的挑战。 不过也指出存在着操作性不足这样的问题,如及时的反馈这个点,训练需要反馈,这个我们现在知道了,但是怎样能有反馈呢?
采铜建议借鉴本书中“范例循环模型”为底子,结合各个领域的特点来自己设计学习和训练的方法。 学习的第一步是挑选最好的学习材料,一定要去找这个领域里的大师级人物,把他们的作品作为首选的学习材料。大师之作就是你学习和模仿的范例。然后你要做两件事,一是“吸收”,二是“构造”。“吸收”意味着你要真正地理解范例,体会出它的妙处,如果能看到深层的结构或规律是最好不过的。“构造”意味着你要输出,在理解范例的基础上创造出仿作。仿作有了以后,你就可以把仿作和范例相对比,这种对比能让你很直观地看到自己和大师之间的差距。对比之后,你对范例的理解会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刻,也就是说,你能更好地“吸收”了,相应地,你的“构造”能力也会增强。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 也就是说,你能更好的吸收了,相应地,你的构造能力也会增强,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这个模型应该对大多数领域的学习都是适用的。
通过循环,让自己进行高效能的学习,是最可行的通往巅峰的方法。
8完美 精进者臻于至善
虽然这个世界是如此纷繁复杂但是仍旧有一些简洁而普适的规律是我们可以洞察和把握的。
稳定性:完美的基石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太注重做一件事的结果,急于求成的心态就像被一块红布蒙住了双眼。如果我们的眼中只有要实现的目标,只有KPI,只有要达到的数字,那么我们无法真正思考一件事情内在的运行逻辑,会忘记做好一件事应该打下什么样的基础。所以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最基本的要求是稳定性。有了稳定性以后,再去追求更出色的发挥,才成为可能。
做自己严苛的观察者和批评家
无怪乎果戈理的传记作者魏列萨耶夫感慨道:“天才与庸才的区别与其说在于天赋,不如说在于对自己的严厉无情,在于不满足渺小成就,在于永不减弱、不达完美境界绝不休止的工作意向。” 严格地审视自我是一种如此稀缺的能力,因为它跟人的天性是相违背的。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去评估。可以避开主观视角,避开自我辩解的冲动,避开选择性地筛选证据,而是冷静、客观地去评判。
精细化改造:在更小的尺度下功夫 如何把一件事做完美?除了刚才谈的稳定和严格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精细”。 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主要发生在微观尺度,而价值的享用发生在日常尺度。日常尺度的价值创造当然还存在,但是已经不在这个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式微。 但是跟严格的自我审视一样,精细化本身也是“反人性”的。我们的头脑总是以一种尽量省力的方式运作,所见即所得,我们会自动处理容易接触到的信息。《超越智商》“人类是认知吝啬鬼”——这是斯坦诺维奇对于某些聪明人做蠢事的简明直接的总结。大脑的处理信息方面的缺陷和内容缺陷(所必须的某些知识结构)使人类不够理性;同时也在《事实》所述,人类自己的大脑为节省大量的时间,无需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质或者真相,自动忽略不符合你想法的信息。
完美,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理想。持续的精进就是一种完美。
小结:
此书总的架构比较散,有些地方的逻辑推导不太足,观点读起来没有《精进1》那么惊艳。不过瑕不掩瑜,《精进2》对改进读者学习、认知的方式有很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