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火透半边天,沸腾的是“人民的民意”

一颗钉子扎在手上,皮破了流血了,你的注意力会集中到伤口;一片荒芜乱石中突然长出了一抹绿色,观察了思考了,你的内心会充盈感动。

《人民的名义》突然火爆了半边天,霸屏了朋友圈,甚至到了不说“达康书记”都没法与人交流的地步。这场本以为普通的反腐剧,没有小鲜肉没有大手笔,但却实实在在的引发了一场全民狂欢,我认为原因就一个,剧中涵盖的大量生活细节、社会写真以及高压反腐的主题,恰到好处的击中了全民的心坎,说出了大家平时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做到了大家想做但以往现实中却难以做到的事。

以人民的名义消灭腐败,其实这就是人民的民意。在3月29日发表的原创文章《“于欢故意伤害案”高关注度背后,我看到了法治的春天》这篇文章中,我曾写道:“这件事高关注度的背后,应该是利大于弊,因为它恰恰反映出作为普通公民对法律的期盼,对法治的呼吁。热心、热情的背后,我看到的是法治涌动的的勃勃生机,感受到的是法治春天即将到来的第一缕春风。”在《人民的名义》火爆背后,折射出的也是大众对腐败的厌恶,隐含着的仍是大家对法治、对公正正义的渴求。

在这部剧中,“达康书记”火了,各种表情包也在朋友圈中开始霸屏。为什么大家如此喜欢“达康书记”?其实,与其说喜欢,不如说现实中大家都期盼自己的青天大老爷能够像“达康书记”一样单纯、执着、为民、亲切,这层喜欢的背后,潜台词是大家对现实中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无限期待。

水能覆舟亦能载舟,但水覆舟是偶然,水载舟才是常态,关键在于驾舟者能否顺势而行、能否深谙水性。《人民的名义》火了,从火爆程度就可以感受到澎湃汹涌的民意,或者理解为民意的一次宣泄。

民意思清,民心归廉,善加引导,这沸腾的民意何尝不是大力反腐的柱石、推动法治的中坚、齐心向好的动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听李健《贝加尔湖畔》,有感而发 飘雪了。 雪花落在还没来得及封冻的湖面上,悄无声息。静谧的蓝色湖水渐渐带上了一...
    许问渠阅读 4,365评论 4 8
  • 【同读一本书.王纪云】2016-4-20-064:《59秒心理学》 正文:76%“最后,研究者们有时并不急于把脚插...
    AA王纪云阅读 3,535评论 0 0
  • 友情和爱情一样,也是有保质期的,不是不想联系,实在是人生残酷,时空交换,你我在无交集,与其相见,不如怀念。与其攀缘...
    涵喜源阅读 1,06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