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有件焦虑的事,不知道怎么跟老板娘沟通,同事一句话解决了问题,让我不得不感慨语言的魔力。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的意外险到期好几天了,这几天是处于没有保险的状态。每天我都处于担心中,没有保险万一员工有个工伤怎么办?
前天就有个工人不小心把手指夹伤了,还好没伤到骨头,若有个严重的这些钱可全都是公司陪啊。
我真是满满的焦虑。
不知道老板娘是怎么想的,到期那天我就给她发了信息了,她还回复了我,前天见她我又专门提醒了这件事。但是她好像一点都不着急,这是她忘记了吗?
我真担心她忘记了,虽然她忘了跟我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还是想确认她到底怎么想的。
实在想不明白,我想了一个办法向人求助。若是以前,万万不敢的,我怕被人嘲笑愚笨。但通过自己不断的反思学习,我变的勇敢多了。查理芒格都说:想变的有钱又怕犯错,那是不可能的。
原来我和有钱人之间的差距是怕犯错。还好,我开始走上了有钱人这条大路。
我跟领导说完我的担心,他表示很理解,然后给我想了一个办法,他说那你就这么问老板娘:保险的钱打了吗?反正问钱打没打又没有错。
我突然就觉得,对呀,这句话直接问到点子上了,这就是我要的结果。如果没打老板娘会告诉我什么原因的,而且还会引导她去打钱。语言真是有魔力啊。
我自己怎么就没有想起来呢?哪里出了问题?
有本书上说我们不用问为什么?直接去运用新的办法。但是我就想知道为什么。
如果没去找领导,我会直接去找老板娘,然后火急火燎的说:我们保险到期好几天了,我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我真的很担心员工有什么意外,那样我们会赔很多钱的,我想问下发您的保单还有什么问题吗?我希望能尽快签订了,这样我也放心了。
啊啊啊!语与伦次,问不到重点,一团乱麻。领导一句话解决了:我们保险的钱打了吗?
之所以有点乱是因为老板娘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总以为她忘了。我们领导之所以不乱是因为他觉得做到了告知义务就行了,她怎么想是她的事情,老板娘也没必要向下属汇报。
原来是我没有做好课题分离,我的事,她的事,老天的事,没分开,又混在一起了;还有就是冷静下来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要什么直接说出来,语言具有引导作用。
这样一句话就解决了。
后来我用这句原话问了老板娘。昨天下午她就马上把钱打了。这事总算落下帷幕了,我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这件事让我反思我又学会了一个办法:积极求助。自己实在焦虑的时候就求助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会不丢人,不敢问才是不好的。
孔子的精髓,一直值得我们传颂。
而我与自己的心又接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