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中东西越来越多,而真正有用的东西却很少?
自从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后,原来上学到上班习惯性囤的东西以及很多舍不得的丢掉的物品都不知不觉充满了整个房子,一开始感觉很欣喜,终于不用理会出租房的顾虑了,感觉永远不用再搬家了。然而那么多东西,真正分类整理起来真是要人命啊。一方面,惊讶于自己曾经的购买力原来那么强大;另一方面,很多东西杂乱无章地堆在一起很容易就搞不清楚到底买过没有,导致记性不好的我总是会重复买同样的东西。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消耗,不管是金钱、时间还是自己的脑容量。
如果一开始养成思路清晰的好习惯,就不会任由自己不停买重复的东西,那么多的金钱的花费攒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上学的时候确实很讨厌不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任意挥霍攀比,等自己开始工作,尤其是现在也即将为人父母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它可以给你更多的选择,前提是你懂的利用好它。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把钱使在刀刃上,让日子过得开满花。
如果不买那么多重复或者没用的东西,你会节省很多时间:你找东西的时间,你以为你没有重复购买的时间,你购买后整理东西的时间无形之间增加了很多倍。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就算给你一套别墅,也装不下你不断购买的行为。你的后半生将在你购买的绝大多数废品中度过,又怎能使得生活清晰的起来?
如果你没那么多东西充满在你的周围影响你的判断的时候,你的选择贵而精的时候,你的决定必定是迅速高效的;你从一开始就能轻装上阵,时刻整理自己的生活的话,你的生命自然而然清晰明了。你不会因为生活的一团乱码而在偶尔整理的时候叹息郁闷了,相反你会逐渐爱上自己的生活,期待每次整理的时间。你的脑容量不会变得臃肿不堪,而会在每次整理之后获得如同新生的感受。
父母榜样的惊人效果
我的父母因为是农村人,小时候条件也艰苦,所以多半没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买多余的东西,当然他们也就压根没有整理东西的好习惯,日子过得倒也随便。现在长大才知道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便会怎样对待你。你随便的生活,生活就给你随便的结果,只会平淡毫无新鲜感。你会说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啊,平淡才是真。可是我们大多数是被日子磨去棱角的人,才甘于承认生活的平淡。如果我们一直再争取,每时每刻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把生活过的越来越美满,就不会在尔后的大多数时间里茫然无措。
我的妈妈自从我上大学之后跟着父亲进了城,一直闲职在家,没有工作,还天天打麻将。我记得小的时候,妈妈除了农忙之外,也大多还是在家打麻将。我小时候算是懂事,看着大人们打麻将都默默回自己房间写作业,也不愿打扰他们或者跟他们待在一起。总是听见打麻将的叔叔阿姨夸我懂事。现在想想这就是我从小的生活环境,我自己独立出来之后,才发现我生活中所有懒散的坏习惯以及做事优柔寡断的性格,无一不留着父母的影子。其实如果没有对照,根本看不出来。
我的老公小时候是公认的学霸,虽然我承认每个人的智商的确存在差异,但是很多时候他的脑子就是比我灵光清楚很多。跟他家庭相处之后才意识到,他经常打扫整理生活和工作的习惯跟他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父母是双职工,平时家里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他妈习惯每天早上把整个屋子打扫一遍,我刚嫁过去的时候有点承受不了,我自己家两三天能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就不错了,而且我不知道从哪得出的结论,打扫卫生真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何必天天做这些没用的事呢?其实这个就是个人要求和习惯的问题,你觉得得过且过不想浪费时间其实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从一开始就打扫好每个空间,之后每天打扫就会变得比较轻松了,而且每天打扫完后心情会轻松不少;如果一个礼拜打扫一遍,你时常会记不清哪里该着重打扫,也不一定记得哪些东西的摆放位置。家里进来东西要立刻归类存放,不用就立刻丢掉,记不得就用纸头,这样时间长了才不会乱。不会耽搁你用脑的时间,否则你所在的杂乱的空间只会无形之中影响你的脑容量。若干年后,你的脑子才不会日渐混沌。所以为什么现在大家都提倡断舍离,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
改变从当下开始
要改变几十年养成的习惯真的很难,但是自己明明知道如果不改变,日子就会永远这样好不起来。第一步总是很难跨越的,就像我们每每写了那么多的计划,真正实施的又有多少?每每羡慕旁人的生活,却总是忽略自己应该慢慢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们永远成为不了任何人,我们只能成为我们自己,我们爱自己精进自己的生活,才是这辈子需要持续做的最正确的事情。
为了我们的后代不在多年之后埋怨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不断改进自己,当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能拥有更好的生活。LESS IS MORE,让生活过得简单精致起来。
解放你的大脑从简化你的生活开始,整理好当下的生活,努力成为思路清晰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