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写下来就会忘记。
记忆真是一个很迷人的存在,经过一段时间,人会主动过滤掉不好的记忆,产生过去是美好的错觉,心理学上称这个现象为情绪性记忆的主动遗忘。那些发生的好的、坏的、快乐的、悲伤的、惊喜的、感动的事情,这些有关生活意义的真相,接近我们自己灵魂的时刻,不该被轻易忘记。
2、保持思考的习惯。
阅读别人的文章是在学习他人的输出。这个社会有很多很厉害的人为我们整理了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知识。但是,这些都是别人的知识。久而久之,我们想知道的答案都可以从搜索中得知。我们的大脑最会偷懒,我们该给自己留一个思考的时间,别把大脑惯坏了。
3、体验“心流”。
聚精会神字斟句酌的过程会让我们感受到“心流”体验(即the folw)。这是心理学提出的一个概念。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将其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这种体验会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益处多多。
4、厘清思路。
不知道有没有人体验过头脑混乱,不知所措的状态。让我们觉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不知道该做出什么选择。只要写下来,内在逻辑就能流露出来,凝结成简洁有力的句子。看到过一句比喻“这个句子,沉睡在大脑皱褶处,需要被唤醒,它就是追求的目标。”
5、为情绪寻找一个出口。
村上春树在《1973年的弹子球》里讲过这样一句话,事物必须兼具入口和出口。我想,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生活纷纷杂杂,有源源不断的情绪和感受涌向我们这个入口,出口确是那样狭窄而有限。我们不能控制入口的状态,听上去很悲哀。但也很幸运,我们有寻找出口的能力。写作可以,随便写些什么都是一种宣泄。
6、我写下来,这件事就过去了。
这是个人体验最强烈的一个好处。在那些情绪爆炸的时刻,无合适的人诉说。但是我可以安慰自己,把这件事情写下来,就过去了。剩下的事情交予我的理智去解决。至少在写作的这一刻,我可以忠于我内心地真情实感。
7、满足表达欲。
人人生来有表达欲。人人也生而不易,哪有那么多无时无刻听我们说话的人呢?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地乱麻,但是我们需要给自己的需求一个交代。
陆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