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版《伏羌县志》载,明末清初伏羌人宋之琦,称“绵州公”,曾任四川绵州知州,后引疾归里。据载,顺治初,宋之琦年近六旬,佐清军幕府入川,后以军功任绵州知州,历时八月。四川大乱趋治,百废待兴,未二十年,又遭逢“三藩之乱”,宋之琦其人其事,遂付湮灭,既未见于绵州诸志,即便《伏羌县志》,亦语焉不详。本文试作考证。
一、家世
康熙年间伏羌县令蒋薰撰《绵州公传》,纪宋之琦家世,称,“先世秣陵人,至讳涧者仕元为金牌指挥。元末天下大乱,避地伏羌,遂家焉。历明,有讳诰者,以干练授土官,董攻筑及潴洩陂塘事,一邑甚赖之,□后衣冠骎骎然起矣。”
宋之琦祖上本是江苏南京人,先祖宋涧是元朝武官。元朝武官佩符牌,有虎符与平牌之分,自称“金牌”,当指平牌而非虎符,可知宋涧是中下层武官,大致为千户或副千户——至于“金牌指挥”,指挥属明代职官系统,宋氏后人显然是故意以新朝的官制“替换”祖先的旧官制,这样向人表述时不致“碍于声闻”,蒋薰亦照搬原话。江南为元末汉人起义的中心,元亡后,作为前朝官员,害怕遭到新政权的清算,遂举家远迁西北边徼,以少数民族身份消灾弭祸。
入明后,族人宋诰精明干练,又有一手土木工程技术,全县都仰仗于他。宋诰被朝廷授予土官,以其处在伏羌、这一僻地小县而言,很可能是最低级的土官——八品都事。除宋诰当上土官之外,县志所载,宋氏仅出了“选贡”宋自寿一人,明代伏羌宋家的信息寥寥。清代就大不一样:仅统计至乾隆三十五年(即乾隆版县志刊定之年),宋氏一门,已有学官二、贡生三、生员一、耆宾一。百里方圆,一姓人家,有如此气象,完全配得上“衣冠骎骎然起矣”之誉。由此也可以看出,宋家重振,很可能始于晚明,由宋诰而发端。至清代,虽不再享有前明所授土官世袭罔替的特权,但已经通过明代打下的基础,完成了“转型”,而成为书香门第。
二、乡居
蒋薰《绵州公传》称,宋之琦“康熙甲辰岁卒,年七十有六”,据此可知,宋之琦生于1589年,即明万历十七年。他很小就失去了父母,由诸叔抚养,在大明王朝盛极而衰的风雨飘摇之中长大。宋之琦自儿时就与众不同,族中长辈很看好他的未来,于是悉心培养,他不到二十岁就成了秀才。然而西陲荒僻之地的学霸,放到帝国的天空下,或许不过一枚学弱,何况彼时帝国的天空下,已经容不下读书声了?所以举人进士,都没宋之琦的事。宋之琦碌碌无为,和那些跟他同时代的乡人一样,更像是看客,在西北一隅,静看天下轰轰烈烈的变局。
宋之琦在家乡的人缘极好。他死后,有人来吊丧,哭得极其哀伤,人们一问才知道,这人早年因贫致盗,在宋之琦书房行窃,是宋之琦恳切劝诲,使他迷途知返,后成家立业。事虽小,但宋之琦至死未对人说起,如果不是当事人自己说出来,就不会有人知道。这种不沽恩市德的古君子之风,令人敬佩。
如果没有什么奇遇,宋之琦的一生,不过是远居塞上的一个隐士。伏羌在渭河上游,不知道老汉宋之琦有没有偶尔在塞上的秋风中,把姜子牙跟自己比一比?
三、出山
大约在顺治三、四年间,张献忠残部赵云贵曾率数千人来攻伏羌,乡人推荐宋之琦协助大清首任伏羌县令白粹然守城。桑梓有难,宋之琦以家学渊源及平生所学鼎力相助,伏羌得以保全,宋之琦也因守城出了名。
清初有一种因立军功而特准儒生入贡的“功贡”制度——领导伏羌守城的县令白粹然就是出身功贡。伏羌守城的功劳很大,上级巩昌知府准备“叙以功贡”,为宋之琦请功。突然,四川前线的清军插了一杠子。
此时大致是顺治五年(1648)的春天,一位神秘的信使带着四川总兵惠应诏的公函来到伏羌,指名要带宋之琦去四川军中。使者来得突然,又催行急迫,宋之琦置办行装的时间都没有,一路好吃好喝然而又惴惴不安地来到四川巡抚驻节地——阆中。至此,谜底揭晓。
大约是伏羌守城后不久,宋之琦的小厮发现一个病倒在路边的人。宋之琦将其带回家,悉心调理,待其痊愈后,又义助川资,送其归家。此人,正是惠应诏、四川巡抚李国英帐下大将。清军准备由川北南下,取顺庆(南充)、潼川(三台)、绵州(绵阳)而下,惠应诏是前锋。“川中寇氛,急难扫除”,充实智囊团队,无疑是必要的。惠应诏深知宋之琦“多智谋”,他一直想着报答宋之琦的救命之恩,于是相邀出山,“期与君共功名”。
就这样,未必乐意,也未必不乐意,老书生宋之琦白发从戎。
四、军师
顺治三年(1646),肃亲王豪格率军征蜀,虽然成功击杀张献忠,但张献忠死后,手下几员大将各领余部,与南明政权合作,继续抗清,四川乱局更甚。
顺治五年(1648)闰四月,清廷以李国英为四川巡抚,再度征蜀。惠应诏率部由秦入蜀,成为李国英部下主力。他本是前明副将,顺治元年降清,后在陕甘招降、谍侦、守城,屡建奇功。出征前,清军预划防区,任命六大总兵。惠应诏与其他几位总兵官相比,资历稍浅,却被任命为成都总兵,无疑是最为倚重的主力。
大致就在此时,宋之琦来到四川,帮助惠应诏料理营务,赞画军事。
李国英是当时清军在四川方面的军事负责人,惠应诏是李国英的爱将,有这样的关系,宋之琦的鹅毛扇越扇越潇洒,“……中丞李公,亦时时见。于是公与计画,有奇中”,进入了清军指挥中枢的宋之琦俨然就是料敌机先、运筹帷幄的“军师”。
潼绵之战清军大胜,“擒伪总兵胡敬、叛逃知县饶心知、伪监军李济民、伪参谋石君球,招降伪知府魏明展、伪游击靳能安,潼川州、绵州咸定”,凭此战功,惠应诏“授二等阿达哈哈番,世袭四次”。可以想象,宋之琦在潼绵之战的指挥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五、任绵
至顺治六年六月,清军从嘉陵江流域打到涪江流域,又进一步廓清了绵州侧翼的龙安、石泉、彰明、江油诸府县,川北与川西联为一体。四川巡抚李国英以大批随军文员充任四川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川北及川西诸道职官(包括安绵石泉兵备道)。绵州水陆交汇,为省门锁钥,欲攻取全川,在此建立政权,势在必行。
蒋薰《绵州公传》称,“公到任招集流亡,安置佃户,无力者,官贷牛籽。又教以刈蓬藋,缮屋居,而正其经界,濡露戴星”,此类事务,正是建置后,地方官恢复、重建地方秩序的基础工作,按诸同时代四川其他州县旧志,凡针对清初顺治年间首任地方官政绩有所记载,大率如是。
虽至今未见清初绵州建置准确时间的记载,笔者推测,出于对西南的规略及战事的需要,潼绵战后,绵州至迟于顺治八年建置,可能性极大。大致的情况是,清军至顺治六年下半年结束潼绵龙(龙安)一带战事,以一、二年召集流亡,使各府州县初步具备重新设立建置的条件,再于顺治八年选任职官,确立建置。据清代四川旧方志,龙安、潼川、盐亭、梓潼、罗江等毗邻府县,恢复建置的时间均是顺治八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绵州建置,也与之同步。
李国英、惠应诏联名举荐在籍时已立下军功的宋之琦出任清代首任绵州知州,当是出于信任和照顾,信任其老成持重、使其免于戎马劳顿,但宋之琦毕竟已是六旬老人,战后百废待兴,高强度的政务,更使他积劳成疾,不得不于八个月后引疾还乡,结束了他在绵州的任事。他在任绵州知州的时间,应该是顺治八、九年之间。离开绵州后,四川方面还曾多次檄调宋之琦返任,但他因身体健康原因,不就。
伏羌人以“绵州公”相称,具见敬重,而绵州人霑其遗爱,至今不知,嗟乎!
参考资料
乾隆《伏羌县志》
民国《绵阳县志》
民国《三台县志》
雍正《陕西通志》
雍正《四川通志》
康熙《永平府志》
光绪《抚宁县志》
《元史》
《明史》
《南明史》
《清史稿》
《蜀警录》
后记
本文已发表于2017年第6期《巴蜀史志》,个别论述仍有进一步考证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