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正式打卡Day25
《论语·宪问》
14.20:
【原文】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译文】孔子说:“说话大言不惭,实行这些话就很难。”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在吹牛作,指的是愧疚脸红害羞的意思,如果有人习惯说大话,把事情考虑的很简单,觉得一切尽在掌握,那往往发生在缺乏足够实践经验的人身上,一个人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事情,不知道其中的困难,缺乏敬畏之心,所以就轻易的说出容易二字,有的半功夫背后都是不断的尝试做事要比说话难的多,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大胆的做事,但说话一定要谨慎。
14.21:
【原文】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后,不敢不告也!”
【译文】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在家斋戎沐浴后去朝见鲁哀公,告诉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去向季孙、仲孙、孟孙三人报告吧!” 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可君主却对我说‘去向那三人报告’。” 孔子到季孙、叔孙、孟孙三人那里去报告,他们不同意讨伐。孔子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不敢不报告。”
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孔子。是一个有自己的坚持和操守的人,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道跟别人提出来这样的请求是无效的,是一定会被拒绝的,但是他认为这是他的责任,他就必须去说。
14.22:
【原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译文】子路问怎样服侍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篇讲的是什么情况下,可以对领导有话直说,子路问孔子如何侍奉君主,如何与君主相处,孔子说你不要欺骗他,不要说假话,不要跟他耍手段,你可以有话直说,犯颜直谏。是孔子在根据子路的性格,给给他的指导。
【原文】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14.23 孔子说:“君子向上去通达仁义,小人向下去通达财利。”
君子和小人在技能上的区别阐述的是君子和小人所追求的人生方向上,达指的就是追求仁义天命,君子学的是仁义,追求的是通达,天命下达代表的是名利,全勤,财力等眼前的利益,君子追求的是知识精神道德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小人追求的是财富地位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君子关心的是上达研究学问追求仁义,小人关注的是下达,想的是处事的技巧,我们要追求成为君子,但小人也有小人的长处
14.24: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孔子说:“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
任何时候,任何时代我们学习本来就是为了自己,当我们为了别人而学的时候,就会产生无力感,因为我们只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而不是享受学习的过程,而有的人通过学习明白了事理,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人不一样了,变得高傲而偏执,本质上只是学习的方向错了,有些人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产生沉浸体验,是因为他们所学的东西,内化成了自己的东西,而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所以我们关于求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应该往内修,自我关照,自我反思与批判性的思维,审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才能不断的进步,向内找。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