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食烟火,
情味人间。
——《此食此客》
文丨旧故麻袋
∨
中国人对吃颇为讲究,从古至今,吃一直都是“大事”,甚至每个时令、每个地域还都分不同的吃法,所以延续至今,“中国美食”在世界上那真叫一绝,365天,可以让你每天不重样。
吃的方式多了,吃的食物多了,要记忆的人和事也就多了,所以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去追溯食物的来源,花大量时间去考究食物的吃法,但我们在这过程中都忽略了吃食物的人,弱化了食客,去表现食物本身的诱惑,除了能够勾起口腹之欲外,别的就只剩下若有若无的感慨了。
看过大量关于餐食的纪录片,但用情感去勾画食物的内容却很少,食客用什么样的心情吃这顿饭,也很少有导演细腻去揣摩。不过,如今就有了一部以人为主角,美食为情绪容器的纪录片,名叫《此食此客》,虽然豆瓣分数从7.8降到7.6,现在又降到了7.4,但这样的纪录方式值得借鉴。
《此食此客》是由爱奇艺和二更联合出品的人文美食观察纪录片,历时一年、横跨七城、短片十集,既然是讲究人文的,人就成了整部纪录片的主角,他们比美食占据着更大的篇幅,所以有网友称:这才是中国人的《深夜食堂》。
在深夜大排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酸甜苦辣,食客们在美食的治愈下,放松身心,把白天的疲惫和苦恼暂且搁置,卸下防备,讲述自己的故事。
纪录片开场,有一段旁白:“在万千变化的世界里,我们走向人群,走近深夜的江湖里。那些被忽视的近旁,有你未知的烟火,也有温暖的人间。”美食是情感的精神依托,生活有惆怅,也有欢笑,不变的是陪伴你的那些人,还有你最爱的那种口味。
没想到在这样一部纪录片中,竟然会有杭州的身影,第三集中,镜头来到了我熟悉的杭州街头,这家叫“凡老头砂锅米线”的店,据说开了二十多年,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
于我而言,这是一家新店,因为在杭州这么多年,头一次听说这家店面,他和所有的夜宵大排档一样,店门口亮着彩灯店招,屋外三三两两,一桌一桌,都欢笑着,诉说着,喝着酒,碰着杯。
夜色昏暗,店门外却灯火通明,大家似乎终于在这样的夜色中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落,内心孤独的人消遣孤独,内心焦虑的人疏散焦虑,内心难过的人冲淡难过。推杯换盏间,生活琐碎早就洒了一地,捡起细品,里面满是生活不易。
这里有做快递员的河南夫妻、00后高考毕业生、驱车两个小时到这里聚餐的老男孩......有人伤感落泪,有人狂欢庆祝,有人累到睡着,你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能与他们感同身受。
我也有吃着饭落泪的时候,也有高高兴兴做整整一桌好菜会客的时候,情绪总有高低好坏之分,有时候吃着饭也味同嚼蜡,但有时候即便只是吃碗白米饭,感觉都是无比的甜。
生活、食物,它们有着本能的关联,也有着密不可分的链接。夜宵我吃的少,大排档也就吃过几次,但烟火气里的舒适感,是这些“深夜食堂”都能带给你的感受。
其实,生活的苦大部分都只能自己独自承担,但总有那些支撑着我们走下去的人和感情在,一顿饭,一顿夜宵,或许就能将你拯救,回去依旧能睡个好觉,这,就是真实而平凡的生活,这就是每座城市入夜后的温柔。
夸一句BGM,好听。有人说采访太过刻意,食客稍显做作,但我觉得这就是真实,我面对镜头,也会做作不自然,这才是第一次面对镜头的样子啊!
《此食此客》或许不够好,但它的创作思路可学;或许它的剪辑不够好,但它拥有的温暖可借鉴,人与食的联结,说简单简单,说难也难,就看你用什么角度去刻画,如此,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