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存在的意义就是用先人的智慧指导后人的行为,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少走弯路。
近期读法国作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深深体会到其对反思现世问题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遂记本文。
该书著于1895年,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对个人与群体关系的思考。我读的是中央编译出版社冯克利译2014年版,薄薄的一本小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序言。虽然这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是语言生动,读来并无枯燥之感。
从结构上看,该书分为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全书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逐步深入剖析即使是高智商具备独立个性的个人,一旦加入了受人民崇拜意识形态古惑的群体,便成了乌合之众的一员,之后他们的决定和行为与“白痴”无异,甚至认为犯罪都是受正义的感召。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诸多观点,虽偶感偏颇,但不能掩盖该书对现代社会的“预言性”价值。
非理性的群体心理
勒庞提出的群体心理是指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革新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而这种集体常常伴随着冲动、异变、急躁、易受暗示、轻信、偏执、专横和保守等非理性特质,寻根究底,这些非理性特质的存在大概是法不责众和易被煽动的心理作祟吧。因为以上那些非理性的特质,直接导致了群体智慧低于个人智慧。作者也列举了众多历史时间对该论点进行佐证。
看到这里,或许我们会暗自庆幸自己不属于任何一心理群体,能够保持自身的理性思考,独善其身,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是否已被居心叵测者煽动而不自知?或者我们是否无意间已成为那个煽动者?
作者相信,“逻辑定律对群体不起作用。让群体相信什么,首先得搞清楚让他们兴奋的感情,并且装出自己也有这种感情的样子,然后以借助于初级的联想方式,用一些非著名的暗示性形象,去改变他们的看法,这样才能够再回到最初提出的观点上来,慢慢地探明引起某种说法的感情。”
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增加了我们摄取信息的渠道,也增加了吃瓜群众发声的渠道,信息的传播如瘟疫般肆虐。标题党、键盘党……层出不穷。某些新闻工作者忘记了自己的职业操守,不但不中立的表述客观事实,反而为了搏眼球用有煽动性的文字与表述激起民众对特定群体的敌视。键盘党不明是非,为网络暴利推波助澜。如此种种,比比皆是。
自媒体的发展,看似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实际将我们的时间碎片化,想想已经多久无法沉浸在一篇系统的文章里面了。时下流行的鸡汤文无一不是在揣摩大众的群体心理,以与之契合的价值观或者哗众取宠的毫无逻辑的个性言论博人眼球。自媒体号称个性思想的传播者,却不乏同质化的文章,基本关注一个公众号,就知道与之类似的公众号近期推崇的热门文章是什么。
环顾四周,带有倾向性引导的广告无处不在,它们通过不断重复来巩固群体心理。所谓主流道德的宣扬,无非是将民众作为一个群体心理的结构方便管理。演讲家的艺术,论证式注定失败,而适时抓住受众注意力的断言和鼓动则更具市场,谁会在意是不是口说无凭。明星偶像的塑造,炒作盛行……我们不能否认,群体的观察极容易出错,极容易受到暗示,极容易轻信,因此极容易被利用,要做到明辨是非、独善其身何其不易。
群策群力真的科学吗?
“无可否认,文明是少数智力超常人的产物,他们构成了一个金字塔的顶端。随着这个金字塔各个层次的加宽,智力相应也越来越少,他们就是一个民族中的群众。”
群体智力并不比个人高明多少。极端的表现就是传销及邪教的洗脑,身在其中的人充满了使命感,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觉得愚昧至极。
群体决策必将导致群体无决策,最终陷入集体无效率状态。从我们的工作经验来看,往往组织中人员的增加并不一定会提高组织的集体效率,反而增加内耗、降低效率的风险极大。
看看我们的工作状态吧。有多少会议是议而不决,或许每一个问题直接到个人都会有解决方案,而一旦拿到会议上来说,往往最终也没有任何结论。究其原因,并非是参会个人的能力问题,而是受群体智力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若领导有威信,那其他人极易受领导意见影响,这样看来决策仍是少数人做出的,而不是会议群体的结果,之所以采取会议的形式,无非是用民主的幌子堵住个别人的嘴;若领导威信扫地,则又反作用于参会者的已经,再导致议而不决,如此恶性循环。
优秀的领导者无疑都具备这样的能力,用一场演说就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尤其对于那些新入职的年轻员工,他们仿佛找到了整个职业生涯的完美出路,固执的认为只要勤勤恳恳等待他们的必是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然而对于经历过无数次这种“激情大会”的老员工,说服他们变得越来越难,画饼充饥对他们而言已经是摆在桌面上的“狼来了”的谎言。在这里,经验戳破了煽动群体心理的气泡。
对教育的反思
“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要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害处远远大于好处。”
作为一个靠读书不再循环父辈生活状态的我而言,起初对作者的这一观点颇为反感,但仔细反思当下的教育与就业状态后,再次被作者这具有“预言性”的观点折服。
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我实在太知道把全部收入投入给孩子上学是什么状态了。然而即使是考上大学,毕业即失业的现状仍不能改变;即使就业,也是挣扎在城市生活的最底层。而对于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甚至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呢,一路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经历根本无法让他们具备自立的能力,只能继续依靠父辈的倾囊相助,只能做最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必须说明,我并非歧视某些工作岗位,我们承认任何工作都有它的价值,但我们也同样得承认工作的可替代性程度直接决定了它的价格,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的根本意义仍在于生存)。然而人工智能的普及,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越来越多的被机器替代,在诸多一线城市外出就餐早已是扫码点餐。年轻一代的农村孩子几乎100%外出务工,懂得务农的少之又少。“寒门再难出贵子”,大多数农村孩子依然逃脱不掉在社会低端挣扎的命运。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如果再来一次,我宁愿我的父母不要倾其所有如此培养我,而要留给自己更多的机会,他们真真是为了儿女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要知道,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经验、开拓精神以及个性,这些素质都不是书本能够带来的。我们已经看到目前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开始有倾向性的改变,技术类人力成本不断提升,然而现有教育导向和投入的改革距离改变“考大学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的观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最后,让我们正视历史发展规律,“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野蛮状态发展到文明状态,然后,当这个理想失去优势时,走向衰落和死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
读一本书,我总是试图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书中观点相符或相左的现象,但也深知类似于心理学、经济学类的学科,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拥有精确答案,其任何规律性的总结均依据普遍性这一原则。正如作者所言“在社会问题上,由于未知的因素数量众多,从本质上说人们的无知没有什么两样”。因此要常常保持好奇与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不轻信,不盲从。
(深感作者的诸多观点单独摘出来都是大命题,受限于本人的学识和阅历,尽能做浅显的理解,偏颇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