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要多干活?

老一辈没跟年轻人说透的一个真相是:他们从没解释清楚,为什么年轻人要多干活、多学习?又为什么要去接那些职场老人不愿碰的“苦差事”?

我琢磨了很久,最近才终于想明白。原来换个角度、换种思路,这一切就豁然开朗了。

这几天,我一个兄弟总跟我抱怨工作上的事,尤其是最近领导找他谈了次话,说他的工作可能不太稳当。

有意思的是,领导话里话外提了句:“那些老员工都快退休了,各有各的节奏,就你最年轻,就该多干点、多承担点,年轻人嘛,本来就该多干活。”

我这兄弟态度倒是挺好,听领导这么说,当场一个劲儿点头附和,说“您说得对”“我特别赞同”,还保证以后一定多干活,就该这么做。

可他心里其实满是不服气,一直在琢磨:凭什么年轻人就得干这么多活?这不明摆着把年轻人当牛马使唤吗?那些老员工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一遇到电脑相关的活儿就全甩给他,说白了就是借着“培养新人”的名头压榨年轻人,把他当苦力使。

我跟我兄弟说:“你说得对,想得也没错。你单位那些领导和老员工,其实就是把你当苦力使。他们哪是真想培养你,不过是自己懒得干,把杂活儿都甩给你,图个省事罢了。你不光得做他们不愿意碰的活儿,搞不好还得替他们背锅。很多时候,新人说白了就是干苦力、背黑锅的角色。”

我今天看了个挺有意思的视频,内容是一位领导在对一个女员工进行“PUA”,核心意思是“多干活能长本领”。

不清楚这视频是真人真事,还是为了流量编的剧本,但里面那句话我觉得挺有道理——那位领导对女员工说:“你跟着我多干活,未必能带你致富,但肯定能让你长本领。” 这“长本领”的说法,我是认同的。

这句话给我的启发是: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里,多干活的意义在于积累本领。

比如,跟着领导和同事做事,过程中能慢慢摸清人情世故、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干的活儿多了,不仅能掌握具体的技能,还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学会怎么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甚至能读懂他们话里话外的真实意思——这些都是在实践里慢慢悟出来的。

而且,经手的事多了,自身能力自然会提升,也就有了安身立命的底气。真到了在这儿待不下去的时候,也能有底气换个地方谋事。最怕的是在单位里被晾着,什么活儿都轮不到你干,最后虚度了时光,什么本事都没学到。所以,多干活其实是在积累“随时能走”的资本,这才是最稳妥的。

当然,这过程中也不能太死心眼。得学会分辨哪些活儿能真正帮自己长本领,哪些只是白白消耗精力。这种识别工作性质的能力,恰恰也是在干活的过程中练出来的——比如学会避开背锅的坑,分清哪些是能提升能力的事,哪些是费力不讨好的活。

要是明摆着学不到东西,实在没必要硬扛,不干也无妨。关键是要有这种“识别力”,别让时间白白浪费。总之,不能虚度光阴:该干的就得好好干,实在不值得干的,也能果断停下来,换个地方、换些事去多尝试。多在不同领域实践,能力自然会慢慢提升。毕竟,能找到一处安身立命的地方,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家都通过多干活得到了什么收获啊!欢迎来评论区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