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潇铃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孩子来说不仅要有爱,也还有束缚和规矩,这样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来说才算完整。
那么是什么让孩子不守规则呢?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我们总是很自以为是的以为我们所了解的东西别人自然也会了解,在对孩子的时候也一样。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一些规则,而父母总是会以为孩子们是明白这些规则的,而事实上孩子并不明白。如果孩子都不懂规则在哪里,那又怎么能按父母要求的方式做好呢。有效的规则实施之前,也许应该先正式的向孩子介绍这些规则,然后由孩子来解说一遍这些规则的内容。
规则太多,太繁杂的时候,孩子往往无法一一遵守,通常会采取不理会的态度。有些孩子甚至会因此隐瞒犯规的事情,希望家长不要发现。
如果孩子发现经常有人不遵守规则而没有受到惩罚或者家长自己也经常不遵守规则,那么孩子就发现规则不一定要遵守。
孩子在10至12岁会进入一个学习准备他日独立生活的阶段,因此10至12岁或以上的孩子会探索用不同方法处理同一件事,并且想知道新方法的结果怎样。这其实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恼怒,当然即便如此规则还是要坚持。
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规则呢?
家长可以把认为应该执行的所有规则写下来,可以多花一点时间。
挑选其中最重要的,不论孩子是否经常违反,写入家庭规则手册。数量不能过多,最后7条内。
检查规则是否写得清楚明确。例如:当天的功课在晚上9时之前做完。
孩子习惯了遵守这几条规则后,适当改变其中内容。
把其他规则中一些可以勉强容忍的废除掉。反正孩子无法遵守这么多条,让他们知道家长放松了一点管制,容易换取他们遵守较为重要的规则。
所制定的规则应该所有人都遵守,一视同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家长在订立关于孩子结交朋友的规则时要特别小心。特别是在结交异性朋友时,有时候父母会禁止孩子接触某个异性朋友,这样反而会促使孩子更多的去接触这个孩子。这时父母如果可以通过制定孩子可以与朋友去些什么地方、晚上什么时间要回到家等规则规避一些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