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的简书写作元年,也是我开启写作日更的第一年。
截止今天,一共在简书发表的文章有62篇,共写了62348字,收获了34个粉丝,70个喜欢。为激励自己在2019年坚持日更,今天,我购买了简书会员,希望在接下来的365天,与简书为伴,继续用文字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
我写的文章不是所谓的干货。我所指的干货,即那些介绍专业知识和技巧的文章。这类文章的内容特色是“实用”,充满着功利性。文字内容就如“怕上火,喝王老吉”那么的直白。这类介绍干货的文章对于知识和财富焦虑者来说就像是冬日的柴火,一看到就想冲上前去,特别受欢迎。可是读后往往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
我内心并不喜欢这类干货文字。我也几乎不写干货文字。我喜欢写一些故事,故事能够很好地揭示出人性的脆弱,生活的艰难。我把这类文字成为“湿货文字”。湿货里面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和价值观,而干货文字则强调功利性。来到简书,每个人的写作目的不同,我的目的就是写真情实感的文字,让文字有温度,而不是列出一二三四应该去做的事情。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写了我的同学《老王1》《老王2》,写了我的叔叔《四叔》,还写了我眼中的建筑工人《民工》。这些人出现在我的生活中,让我有种把他们写出来的冲动,虽然我的文学功力还不足以把他们的故事写的生动和深刻,我还是觉得写这些普通人的故事特别的有意义。
除了写人物,2018年我读书和观影的次数比较多。我读了大约20本书,看过的电影有十多部,这些书和电影成为我写作的素材来源。目前为止,我一共写了八篇读后感和一篇观后感,也算对得起我买书和看电影所花的钱。
我从11月1号开始挑战日更,到今天已经整整两个月了。在坚持日更的60天里,我深刻感受到了其中的苦与乐。每次收到系统通知我成功日更的信息,觉得像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完成了,感觉特别的释然。否则,就总得惦记着在晚上12点前写一篇交作业。
日更也带给我一些不舒适。当早上起来不知道写什么内容的时候,特别地痛苦。有时候花了半个小时还没有写出一句话,这时会升起一种挫败感。有时候,遇到心情不好或没有空闲时间的情况,我就写一首小诗凑够100字发表。自己心里清楚这样发表出来的文章质量不过关,会让读者失望,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可以避免断更。这也许是日更的最大挑战吧。
2019年,我希望能坚持日更写作一年。我会提前规划好一些写作素材,提高写作的效率,争取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每一篇文字都是我的用心之作。加油吧!
欢迎投稿:谈我的2018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