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个人心中多少都有点情怀。或是对生活,或是对职业,或是那心中遥不可及的梦。在农村长大的。对那乡间的花草树木,鸟语莺飞,一望无际的稻田,湛蓝的穹庐,总是记忆铭心。就连那拂面吹过面颊的风都让我觉得倍感亲切。
然而束缚太多,屈于现状,屈就在鳞次栉比的建筑里。等我老了,如果能再回到农村,应该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刚住进这新家的时候,因为去甲醛,买了很多花草。不懂花草的习性,死了不少。有些不死,但是也不长,有点愁人了。后来和卖花的邻居结为好友。讨来好多的经验。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和雨水,缺一不可。家里有一个小的阳光房,便成了花儿的天地。植物都喜阳,在阳光在雨水和风的辅助下,植物是喜长。喜阴的植物,最好的庇护在喜阳植物下面。这约两平米多大的小阳台房里,开过月季、杜鹃、梅花、蝴蝶兰 、太阳花、喇叭花、茉莉花。还有多种的吊兰,多种多肉植物,玉树,君子兰,茶花、碧玉等。因为阳光房暖和,家里的月季一年四季都开花。空暇的周末,有阳光,坐在这阳台上看看书,陪孩子写写作业,把弄这花草。家里的蓝猫慵懒的躲在那颗茉莉花下。有了老舍《我的理想家庭》的情景。我的情怀此刻寄予这两平米的方寸之间了。
工作地方,我的绿罗总是比别人的养的好,一是办公室向阳,二是有空调四季调节温度。我买了一把竹子插了起来,它们也喜欢这四季恒温的屋子,喜长了起来。竹子怕冷,如果养在家里冬天不开空调或者其他取暖设备是过不了冬的。这是在以前一个同事那学来的,冬天的时候她会把家里的竹子带到办公室过冬。这竹子伴着她好几年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这时我才知道,为什么我在家养的竹子都死了。同时我也发现,见过太阳光的竹子的叶子是碧绿。在灯光下的成长的竹子颜色是嫩绿然后再慢慢变成碧绿。后者更好看一点。
了解植物的习性,让它们快乐的成长和释放。这和我们做一件事,养一个孩子是一般道理。
做一件事,小到整理物品。读书那会,宿舍有一个同学条理性特别强,记得毕业实习的时候收拾行李。她能把打包需要的所有物件都提前一一备好。那么多的东西,经她的手,全部整齐的放在一个大包里。后来我离开常州的时候,联系物流、联系车子,用两个装被子的袋子把床铺、书籍、锅盆等全部容纳下,寄往了南京。前思后想,发生的、即将发生的或者可能发生的都考虑进去,把每一种可能性都做好打算。就没有那么多的意外了。工作与人生的方向,不是每种考虑都能会有打算,不是每种打算都没有意外。但是我们能把在考虑打算之后把一些意外降到最低。
养孩子是一生的课题。没有人能交完美的答卷。
孩子不是一件物件,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刚刚出生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绪,饿了会哭,吃饱了逗一下会笑。丢了床上半天,见不到人时,也会发出声音或者他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所以说,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陪伴。在我看来,孩子过了婴儿时期,最好的陪伴是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件事情。可以和同学一起完成,和父母一起完成,和祖父母一起完成等。在完成每一件件事情中,学习与长大。
孩子没来上学之前,我只是和隔壁的邻居还有为数不多的几家认识。但是孩子来了之后,好像整个小区有孩子的家庭我们都认识了,因孩子而结识的成人友谊。在家带孩子最不好的在我看来是,父母忙着自己的事情,孩子闲来无聊,只能沉迷于电视或者手机。刚开始孩子来南京读书的时候,我经常会把工作带到家里,她总是一个人在旁边玩玩具,然后她会让我和她一起玩,这样我也烦躁,她也不开心。于是把孩子带到同学家去玩或者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便是一个好注意。这样我可以忙自己的事情,他们也玩的尽兴。除了大人的工作,孩子是不太好参与的。其他事情都是可以的。孩子的学习能力、专注力是超过大人的。比方说我做饭的时候,可以让她帮我理菜,我包饺子的时候也可以教她一起包,还可以和她一起叠衣服,打扫卫生,这些她也是乐于做的。但是教她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她完成的情况是不如意的,需要慢慢引导。如果祖父母在这些方面也有意识也能做到,我想祖父母帮忙带出来的孩子和父母一起带着来的孩子,在学习等其他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差距的。好像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祖父母带大的孩子也没差到哪里去。当然,孩子的成长肯定是缺不了父母的,不然会有性格的缺陷。孩子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第一次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很好,所以需要持续的学习和适合的改变。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在于他们与生俱来的不同,性格,成长坏境,包括胎儿时期就已经形成的一些不同,甚至包括那基因里已经写好的一部分。就像花儿一样,有些喜阴,需要庇护。有些在灯光下嫩绿更好看些。
关于这个一生的课题,我目前只能谈到这么一点。
愿我的花儿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希望天下每个孩子都能快乐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