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shine
01
“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中国这句老话,把对钱和感情的态度说得泾渭分明。但是,钱和感情往往搅合在一起。
前几天,和九妹彻夜长谈,就聊到了钱的问题。她说:有一个同学,一起去逛街时,不爱付钱,总喜欢让她一起付。付完之后,同学也不及时把钱打给她。一周之后,似乎就不记得这件事了。长此以往,每次和这位同学一起逛街,她就特别紧张。
生活中,常常会遇见这种人:拼单点的外卖,从不及时转账;买东西时,朋友垫付的钱,从不及时还给朋友;每次都让别人请客,却从不愿意回请。这样的人,大多是爱占便宜的人。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人真的不在乎钱。一次次消耗彼此的情谊,占一点金钱上的便宜。刚开始,确实会省下一些钱,长此以往,得到的便是别人的疏远,感情的崩塌。
能正视钱对感情的影响,不贪小便宜,不欠人情,才能维系长久的感情;该谈钱的时候,绝不谈感情,该给钱的时候,宁愿委屈自己,也不克扣别人,才是真正的聪明。
02
常常听妈妈提起:爸爸以前借钱给“朋友”,后来去讨债时,被“朋友”举着菜刀赶出来了。借钱时,像孙子一样,还钱时,像大爷一样。
惊奇的发现,在我家乡,借个几万,十来年才还的不胜枚举(只还本金,没有利息)。大概是农村人本身的质朴,善良,好义气,讲情面,才能做到吧。我们来简单算一下:假设10年前借1万元,利息以中行的年利率4.9%来计算,折算到现在,就是10000*1.049^10=16134.5元。仅仅是利息,就已经有6000多元了,再加上通货膨胀,金钱贬值,十年后的今天,当初借出去的10000元至少也应该翻番了吧。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囊中羞涩,而又不好意思向父母要钱时,很多人会选择向朋友借钱。中国人总是好面子,钱一旦借出去了,总是不好意思开口要。当朋友只字不提借钱的事情时,留下的只有被借款者内心的憋屈。无数次鼓起勇气,终于开口要钱时,得到的回复往往是“小气”,或者是“现在没有钱,过一段时间再还”。
不懂得理财,任凭金钱贬值的农村人(完全没有贬低农村人的意思,实话实说而已),暂且不说。可是,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难道不懂得金钱的时间成本么?
在此,也说一下我现在的原则:向我借钱,要么写欠条(口说无凭不管用),说清楚还款时间,以及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利息(作为朋友,利息肯定比去银行贷款收得低。但至少不能无息吧,万一借个几年,那被借款人内心多憋屈啊);要么免谈。(说得像我有钱借一样......其实现在很穷,快要吃土了......)
这真的不是小气。亲密越亲密,越要明确界限,开诚布公地谈钱。刚开始就讲明白游戏规则,保护双方利益,才能不在事后因为钱,因为当初的不好意思落得难堪,甚至是让友谊崩塌。
03
从小到大,因为家庭比较贫困,又是奶奶抚养我长大的。伯父也常常教育我:对自己要节约,对别人要大方。所以,“对自己节约,对别人大方“成为了我的花钱准则。
每次,请朋友帮忙时,通常都会给她发一个红包,或者买点吃的。尽管钱不多,但表明了我的态度:越是真心的朋友,越是珍惜你的价值。
对待金钱,我想,婷姐对我有一点潜移默化的影响吧。记得婷姐学驾照时,向我借了一些钱。过年时,伯母就把钱还给我了,还说了一些客套话。不仅还了本金,6婷姐还坚决要还利息。后来,聊天时,无意中听到婷姐说,向她表姐借了一些钱,约好付5.5%的年利率。很有道理。实在缺钱时,靠谱、守信、而又不让别人吃亏的人,自然可以得到更多贵人相助。
庆幸的是,金可和小田田有着和我一样的金钱观(算得上关系这么铁的一个因素吧,哈哈。):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向朋友借钱。宁愿自己”勒紧裤腰带“,或者辛苦一点,找个兼职赚点钱。
想一想,人生除了买房子或者遭遇重大疾病时真的需要借钱,其他又有什么自己不能解决的呢?
互相谈钱,主动谈钱,不占朋友便宜,是一个人对待友情的顶级修养。谈钱伤感情,不是因为钱太俗,而是因为感情太虚。真正的感情,是经得起谈钱的。
真正成熟的人,可以把金钱和感情分开;真正体面的人,也不会谈钱去搅合感情,伤害彼此的情义。
(小编来开诚布公地谈钱啦:写这篇文章,从灵感到找素材,再到构思,最后成文,一共花了大概6小时。时间也是有成本的。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帮助您解决了一些困惑,那您是不是应该给我打个赏呢?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