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天就要黑了,和母亲简单吃了饭,刷了碗筷,打开手机一看,今天的运动才4000多步,跟母亲说:门外转转。
推开大门,一片明亮。抬头一看,电杆上的灯亮了,一阵欣喜,回过头问母亲:“怎么有路灯了”?
母亲笑着说:“我也说呢,莫不是电工傻了,听人家说,那是太阳能的不用电啦”。
哦,这也算是新农村的一大体现吧。
其实,村里通电之后原本是有路灯的,也记不清是哪年又停的,听村民说应该是电工承包以后吧。
借着亮光,在门前活动一下,顺便完成今天的运动量。
从门口走到巷子口,在门前转几圈儿,走着走着,思绪回到了小时候……
使劲儿回忆,村里有电算来也有50多年了,大概60年代吧。
记得清楚的是一个下午,街道里都在喊着“出来吧,就要来电啦”。我们姐弟几个也跑出家门来到大街上,看着大人们栽电杆、抻线、电工戴着脚扣上到电杆上摆弄着……除了干活的,看新鲜的大人孩子们几乎占满了整个街道。有的大人开玩笑吓唬孩子们:一会儿要把眼睛捂严实了,要不一来电会晃瞎眼睛的。
说着笑着,欣喜着,期待着,天就要黑下来了。忽然,有人大声喊着:注意啦,注意啦!马上就要来电啦——
此时此刻,街道里静了下来,都抬起头注视着电杆上的灯泡,想像着灯亮的样子。
刷——,一道光闪亮了。
哇,来电了,好亮啊!
孩子们欢呼雀跃,立刻追逐着、打闹着、游戏着,街道里沸腾了起来……
别看一盏盏小小的路灯,对于村民可是有大用的。
首先是解决了摸黑串门的事情,农村人串门是常事。说个事儿啊,借个东西什么的都是趁晚上的功夫。没电的时候深一脚浅一脚的,实在不方便。
在记忆里,路灯下的场景是有趣而美好的:是孩子们游戏玩耍的欢乐场,也是大人们聊天、做手工活的聚集地。
那时,如果谁家门前有盏路灯可就热闹了,一年三季都会乐趣不断。
先是聚餐的好去处。不过,和现在的聚餐可不一样的。
每到吃晚饭的时候,一个巷子里的几户人家都会陆续端着碗出来聚在一起的,不管谁家吃的什么饭也都要亮出来的,如果谁还没有出来,就会有人扯着嗓子喊:二蛋、小狗家的,还不出来,在家偷偷吃好饭哩——
这一喊,真能把他们叫来,不过又是一阵逗乐。出来的人,也会骂骂咧咧地说:叫唤个啥,饺子刚咬进嘴里,一喊把嗓子也烫着啦。等他们蹲下身子,碗放到石桌上,人们才看清稀稀豁豁的几条面,手里还攥着两个窝窝头。
吃饭的时候,往往有几个小孩子在大人之间跑来跑去的,这个一口面,那个一口馍 ,又跑到那人跟前吃口菜……吃着、跑着、乐着,就这样吃着百家饭长大了。
路灯下,也是做手工活的自然场地。吃饭收拾完毕,女人们纳鞋底儿的、搬出纺车纺线的、手里搓麻绳的,一会功夫就聚集了十来人。你看吧:手里忙活着,嘴里笑骂着,还夹杂着男人们下棋的争吵,孩子们的嬉戏打闹……
这样的游乐场,现在真的不好找了。
忽然,一阵风起。刚好微微出汗的感觉,毕竟初春时节,风有些凉意。赶紧看一下手机,步数已经10278,这是几天来最好的成绩,还收获了好几位朋友点赞。
此时,我娘也出来找我了。
看着已过80的母亲,年轻时的母亲在路灯下纺线纳鞋底儿的影像在眼前浮现。
都说,岁月不可回首,一辈子真的很短。也许是,读书多了,感慨也就多了。每当自己思虑过重时,想着80多岁的母亲还那么努力,依然为后辈们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觉得自己还不够宽厚,还须精进皈依、善待暮年。
路灯下的欢乐已经不再,芳华也已成过往,只愿村里的路灯长明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