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电影,《我的姐姐》。
倘若你看过,欢迎交流你的观影感受,
都忘了什么时候看的剧评,感觉不错,恰逢很久没去电影院了,昨日适逢其会,看了下夜场电影。
看的过程中就能明显感觉到情绪起伏,脑海里浮现各种各样的画面,那些人与事,还真的是,以为忘了,却依旧缠绕于内心。
大概打算写两篇,今天这篇讲"工具",明天一篇讲"执念",如果写的过程中,又有新的视角,后续再补上。
先聊"姐姐"
"你是姐姐,你不养你弟弟怎么行?"
单看话语各种观点与情绪都有,只是习惯性去审视一下这句话的语境。
作为一个没有多少交集的莫名的弟弟,让姐姐背负这样大的责任,我只好奇那些说话的人站在道德高地的人冷不冷。
"我不讨厌你,我只是觉得陌生"。
主角已经表述得很清楚,血缘上是没毛病,是弟弟,但是俩人根本就没感情,这么多年见面的次数都有限,突然要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我表示理解不了。
更关键的是,看见主角的论述,"为了生弟弟,自己过去得装瘸子,而且装了很久。"
到这里,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父母在将主角作为工具,作为自己要一个儿子的工具。
他们并未尊重女儿的感受与想法,在他们眼里,"儿子最重要"。
再往后,其实是主角的舅舅,虽然主角在最后说"也许舅舅才更像爸爸",但是从剧情本身来看,舅舅做的每件事都在谋求自己的利益。
接弟弟得要车费;
幼儿园里耍诈要了两万块;
将弟弟当自己的儿子养,更直接所求也许是学区房卖掉之后的钱。
所以,我对舅舅也并不喜欢。
第三次,是表姐。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她准备搬回自己名下的学区房时,被表姐各种讽刺,甚至最后被表姐及其男朋友揍了一顿。
这一幕总能让我想到自己过往的一些事,你的真心付出,在别人眼里不仅理所应当,且应该毕恭毕敬,他们并无半点感谢。
当某天你不再如此,甚至只是稍微有些许不如意,对方就开始各种不爽体现在言行上。
最开始我会有些手足无措,以及难受,慢慢也就释然了,以后识人上多多注意,以及,无需对每个人都那么好,懂一点投资原理和社会准则也挺好,不要再做老好人了,真的。
再之后,主角的姑妈。
打小就活在父母的偏爱里的儿子,一路在剥削着姐姐,将姐姐的整个人生作为了工具。
第一件事,儿子考上中专,女儿考上西师俄语系,但是家里只能供一个。
按照发展前景逻辑推理来说,明显西师俄语系更好。
但是当妈的直接就说,"我什么都得可着我儿子,你就别想了"。
好家伙,都不带商量,连点客套都不讲,直接通知决定了。
这个画面不经意让我想到某年在社群看见的一则事——
哥哥和妹妹,同样家里只能供一个,但是哥哥觉得女生不读书太苦了,自己是男生,出去闯闯还有机会,于是把上学机会让给了妹妹。
两相对比,想来无需多言。
第二件事,是姑妈在俄罗斯,准备倒腾做生意,结果妈妈一个电话,"你弟弟孩子出生了,你回来照顾一下"。
就这么着,大好前程又没了,姑妈只能成为一个家庭主妇。
看到这里,我真心说不出话,不知道是该愤怒还是伤心。
什么样的妈能做出这样的事呀。
第三个,是剧情中的某个路人。
高龄产妇,好不容易怀上,而大背景是,前面两个生的都是女儿,所以怎么着也得把儿子生出来。
而现实情况是,这位产妇真生的话,必死无疑。
但是她老公和婆婆绝不放手,更让我痛心的是,当主角陈述事实,说"你们有问过她的意愿吗",然后跑过去和产妇说话,产妇回答是"我愿意"。
我人傻了。
瞬间想到了《娘道》的经典画面,"我死也要为这个家生出儿子"。
真的是,脑瓜子嗡嗡的,这得是什么脑子能编出这个剧情。
当然,随着学习心理学,有些能够理解了,虽然依旧郁闷且愤怒。
第四个,无关于剧情,说归自己生活。
作为日常催婚对象,常被问到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我说"五年起步,结婚可能考虑,生孩子再说"时,大家开始各种劝,"还是早点结婚生孩子"……
以往我总是莫名的愤怒,本来这就是我的事儿,犯得着这样吗?最后显得我不对了。
看完电影,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那样的场景下,我为什么愤怒。
因为,那个时候,我不再是我,而是别人的工具,"结婚生孩子"是我这个工具的作用。
整个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大概就是吃西瓜的画面。
这里面两层内涵,一层关于执念,明天聊。
今天聊的第二层,姑妈对主角说的话——
"套娃不是都要装到同一个套子里,姐姐也是"。
看见主角哭着鞠躬时,忽然我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在那一刻,终于,主角可以为自己而活,不再成为谁的人生的工具。
可惜的是,编剧估计为了过审,也为了照顾大众情绪及国庆,最后强行圆回来了。
姐姐还是选择了自己带着弟弟,放弃将弟弟送给领养家庭。
看见领养家庭条件,以及,想想姐姐将会面对的现实要素时,我心里一直有着一种无奈。
可惜,也只能如此。
结尾的画面是美好的,可惜,再美好的画面也必须面对现实要素。
我不确定,三五年后,甚至姐姐要结婚时,面对各种现实挑战,她会不会后悔。以及,当各种因素之下,彼此都过得艰难的时候,她们会不会后悔。
当然,可能大部分观众并不关心,结尾美好就行。
至此,做个小结吧。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其实也不止一次感受到这种"工具"属性,你的人生由不得你,你得"为了谁或者什么而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至今依旧记得那些时日里的痛苦。
唯一庆幸的是,现在慢慢拿回了人生的主动权。
而我周围所能接触的人中,我无比感慨的是,一些各方面优秀的小姐姐,以及一些同姓朋友,至少在"结婚与生育"这件事上,似乎一直是作为工具而存在的。
时代已经到了21世纪,大家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并不为生活所迫,缺衣少食,但是思维却依旧困在了几百年前。
行文至此,我能做的,也许更多的是祝愿。
祝愿更多人,成为你自己,活出你自己,你的人生,是你的人生,你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无需将自己的人生作为工具,满足谁的需要。
世界很大,有很多有趣的人与事,也不是所有人都持有那些奇奇怪怪的念想,祝愿大家,活出越来越大的世界,往外看世界,看见更多生命的可能。
期待我们都能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为自己活。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