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的一个女朋友一直犹豫要不要辞职。公司不大,待遇一般,没什么压力,虽然公司有不少90后,但是基本的工作状态都是老气横秋。
后来,她和一个80后的同事聊起来的自己对公司的看法。她的这个同事不无炫耀的说,“你看现在公司的同事谁不佩服我?”
在那个一刻,她决定马上申请离职。原因很简单,这个圈子太弱了。一个涉入职场10年的80后被一帮初出茅庐的90后佩服,这个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呢?和弱的人比,即使大家都仰视你,给你点赞,哪又能怎么样呢?能代表你很优秀了吗?这些,只能说你的圈子弱,平台低,对手挫。更可怕的是沉醉在这样的圈子,沾沾自喜并且乐享其中。
和比你弱,比你低的人不值得一比,弱者之间有什么可比性啊?让比你强,比你高的人点赞才值得自豪。
曾经有一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爆火于网络,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文章里面讲一个出生在农村到在一线城市的打工仔奋斗的艰辛。他所想要拥有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个打个电话,吃一顿饭就能解决了,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遥不可及。打工仔通过十几年奋斗的艰辛和勤奋,仅仅是拥有了别人的起跑线。
这是他不够努力吗?不是,只是他的圈子太弱了。
各省市的状元在进入名校之前,觉得自己是可以上天入地大咖了。但是到了名校真的就是小巫见大巫;在一个投行拿着高额工资,到了对冲基金圈就泯然众人;在一个小城市呼风唤雨的土豪,到了京沪基本上就毫无存在感了。
当我们发现这个圈子里我已经天下无敌了,说明你的圈子已经不能支撑你的进一步发展了,如果你还在这个圈子,只能说明你实力至此。
在自己固有的范围杰出不算杰出,真正的杰出,往往是超越自己的固有范围和层次的。
李嘉诚的司机给李嘉诚开车开了30多年,准备离职离去,李嘉诚看他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为了能让他安度晚年,拿了200万支票给他,司机说不用了,一两千万还是拿的出来的,李嘉诚很诧异,问:”你每个月只有5-6千收入,怎么能存下这么多!”
司机回答说:”我在开车时候您在后面打电话说买哪个地方的地皮,我也会去买一点,您说要买哪支股票的时候,我也会去买一点。到现在有一两千万的资产!”
和大佬在一起,司机也能逆了天。
和什么人在一起,很重要。因为我们是什么圈子,世界就会给什么回报。
你90后,工作4年,没有专业技能,下班之后热衷逛街、聚会、打游戏,你周围的同事也不少和你一样你也因此心安理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
吉米·罗恩说过,你是你最常接触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周围都是和你差不多的人,说明你呆在一个没有未来的公司,你可以考虑换工作了。好的工作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能让你变得更好,反之也一样。
好的圈子能让你变得更好,让你的收获,配得上你的努力!
有太多的事例可以证明,世界正在抛弃那些没有好圈子的人,或者说,圈子,正在决定我们的命运和未来。
所以,要想融入好的圈子,你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价值,或是能提供圈内人需要的资源,这样,别人才会接纳你,好圈子的价值,才能真正为你所用。
因为优秀,一直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