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事A,众所周知的负能量集散地。如果加个电影特效,以她座位为圆心,半径5米的区域,应该都在冒着腾腾雾气,头顶上黑压压地一片,大家都不愿意接近。
她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打电话,电话里骂老公、骂婆婆,每天和周围人念叨生养孩子有多么辛苦,婆婆整天和自己对着干,老公对自己有多么不好,大家都从开始的同情劝解,变成了敬而远之。
一次领导派她出去学习,为期一个月,她以孩子还小为由拒绝了。领导并未勉强,转而派另外一个同事出差学习。原本这事已经与她无关,谁知,她跑去和替代她出差的那位同事说:“你傻啊,一个月那么长时间,领导让我去我都没去,你干嘛去啊,快别去了,找个理由推了。”很快,话传到领导耳朵里,领导很气愤,开会对这种行为做出了公开批评,虽没有指名道姓,给她留了面子,但是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
职场中,工作总是要有人干的,既然领导已经对你表示理解和关怀,替你把问题解决了,默默地心怀感恩就好,自作聪明地煽动其他人并传递负能量,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2.
同事B,喜欢当面顶撞领导,工作中和领导意见出现分歧,就立刻反驳。或者能力没有得到认可、做的方案打回去让重做,便立刻把生气的情绪表现在脸上,回座位后摔东西发脾气。到处和其他同事说,领导的决策有多么愚蠢和不近人情。
每次发工资B都仔仔细细地对比自己和其他同事的绩效,如果少个几十一百的,也必须要找领导问个究竟。比他工资少的,他也会“好意”提醒,你干了那么多活,为什么工资没有某某的高,你快去问问,他们那些算工资的,都是想怎么算就怎么算!
周围人劝解他心态放平和,他振振有词,我这个人就是直接,有啥话我就直说,我从不藏藏掖掖!
一次团队重组的机会,他被踢出了队伍。
3.
朋友C,其实算不上朋友。不过是我的好朋友云的朋友。见过两次,而已。她开了个美容院,云为了给她捧场,请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佳一起去做精油开背。
做按摩原本是很享受的事,C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站在按摩床前,看着我们三个人脱了个精光并排趴着,像个家长一样训叨。让人感觉非常尴尬。好像我们不是来享受而是在接受批斗来的。
C说云,你看看你,现在身体都糟糕成什么样了,我回头要好好说说你老公,怎么照顾的你,看你生完娃以后,都没恢复好。你得经常来,回头我就让你老公必须给你办一张一千元的卡。
然后到我,你看看你,年纪轻轻,颈椎都不行了,都长结节了,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女孩,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
最后看了看佳,你虽然看着挺健康的,但是其实身体也不行,你哪里哪里哪里(说了一堆器官,我也没记住)都不好!你们以后得多来,把自己调理好点。
其实根据我的了解,云的老公G先生,对云特别好,云的性格是常常马大哈,丢三落四,反而是G先生,处处考虑周到,非常顾家的一个男人。
推背的时候被按的太疼了,根本顾不上替云理论,云脾气好,好心照顾她生意,却被一顿数落,我很替她鸣不平,但云把她当好朋友,我就什么都没说。
我和佳也再没有光顾她的美容院。
原本照顾朋友新开店的生意是一件挺好的事,我和佳却没了兴致。
远离负能量,是人的本能。没有人会喜欢和天天唉声叹气,牢骚满腹的人在一起共事、交往、生活。
人对负能量的接收能力都是有限的,一旦超过能自我消化的程度就会产生反感的情绪,逞一时口快,宣泄完了你的负面情绪,可能对方从此就远离你了,而你的事情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面对负面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让你当下感到异常气愤的事情,过上十几分钟,你想要倾诉的欲望就会降低百分之三十,过一晚上,第二天起来,你或许就不想要再找人将这些情绪一吐为快了。
如果遇到实在需要倾诉来宣泄负面情绪的事,和对方就事论事,尽量避免过多的个人情绪,也许对方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给你理性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甚至更简单粗暴,去打打电动、吃顿美食、买一只平时舍不得买的包包……都是不错的排解方式。
如果以上的方式皆不奏效,同时常常感到悲观压抑,建议去看看心理医生,有可能是抑郁症的先兆。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负能量自然也随之而来。不把负能量传递给别人,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消化于心,止于口,实在是一种很好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