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没事就看了一本小说,触动我心的一个作品。本文阅读之后的一点收获,分享给大家。
每一个孩子都是神的馈赠,而神的作品都是未完成的
这是书中的一个故事,说一个7岁的孩子,富足健康,聪明优秀,但是他却在给父亲的秘书下毒。父母离异,导致他异常孤独,因此来见心理咨询师。
他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他的生活处境,但是收效甚微。在心理咨询中,我们认为80%以上的青少年儿童问题是家庭问题。
在给儿童做心理咨询时,是必须要请父母到场的,每给孩子做两次咨询,就需要给父母做一次咨询。
每个人都是神的作品,独一无二,智慧优秀,有创造力,但这件作品是神随意创造出来的,并不完整,需要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完善。
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这是一个女同性恋者,因为爱人的背叛,想找情敌决斗。很喜欢诗人普希金,觉得他的死亡方式,非常适合自己(与情敌决斗被杀)。
失恋失去的是什么呢?这位来访认为,失恋失去的是尊严,所以要用这么决绝的方式。实际上比起情敌,她更怨恨爱人,因为爱人的背叛给她带来了这些伤害。
我觉得失恋,其实是失去了一个自己,一个与爱人相处时的自己,那个美好的自己,在远去,也是失去了一种熟悉的依恋,熟悉的爱。
这位来访,最终的选择是尊重爱人,也尊重自己,爱人既然选择了离去,就有她的考量。尊重她的选择,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人都是有上策中策下策的,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事情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不选择,而停留在那里,它会随着时间往前走,而这样继续下去会发生什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其实一直都在设想范围内。
害怕像一堆鼻涕,没用且肮脏
为什么这句话让我感动?我在书中看到这句话时,感觉挺扎心的。因为我曾经有过一段恐惧,特别的恐惧。
因为恐惧,感觉空气是有毒的,它在影响我的生命,在一点一点的掐死我,因为恐惧,我感觉自己的内脏,身体器官在不断的发抖。
在那段时间,我充分感受到了恐惧的存在,真的会有人吓得瑟瑟发抖,真的会有人胆战心惊到只听到弓声,就会吓得从天上坠落。
而书中这句话在说,这种恐惧是没用的,是肮脏的,就像鼻涕一样。它触动了我的心,突然感受到那个时刻,自己的无能,直面这个惨淡的现实,挺残酷。
为什么我会不自觉地沉溺入这段剧情?因为有些情感是人类共通的,那种愤怒,那种怨恨,那种恐惧那种被背叛的感觉,我想都可以想象的到。
好吧,我坦诚,是我有过那种情绪。书中作者描述的场景触动了我心里隐藏的这个场景,于是在那一瞬间有了共鸣,也就是在道理上达成了一致,达成了共识。
然后感情上,有了同一种感情的流动,于是它触动了我,在那一瞬间,我在那个剧情里看到了一个曾经的自己。
其实我看小说,不是因为她写的真的好,而是因为她写中了我,所以我才这么喜欢,所以我才这么想看。
本质上,我喜欢的并不是这个作品,我喜欢的只是自己,喜欢各种各样情况下的自己,我有着深深的、高度的、长久的自恋。
快乐和幸福根本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一种决定,随时随地都可以作出,权力在你
这句话也同样震撼到了我,我一直以为人的情绪是由外界刺激源,在内部发生的反应,加上每个人独特的应对方式,产生了情绪。
但看到这句话,我突然感觉,不是的,幸福和快乐根本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一种决定。
它不基于外界条件,刺激源产生的反应,而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一种权利。你随时可以选择自己快乐或者悲伤,选择自己幸福或者不幸。
看到了一瞬间,我感觉天地开阔,好像我的世界又被延展了,我可以在更大的空间里做出自己的选择,我对这个世界的爱增加了。
这就是好作品的特征,它在增加你对这个世界的爱,知道这个世界残酷,这个世界不完美,这个世界有很多糟糕的人,这个世界就是有敌意的,就是有冲突的,甚至战争,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美好的地方。
没错,现状有点糟糕,就是有很多不喜欢我的人,有敌意,但本质上我并不靠这些人活着,我靠的是那些喜欢我,爱我,愿意无条件支持我的人活着。
看完上半册时,感觉很累。好像我跟随着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经历了他们的人生,大部分都是一个污染式故事。
很美好的一幅画,但突然一滴墨水,把它把这一幅美好的画,变成了一个墨池,乱七八糟。但在这个过程中,依然能看到人性的闪光点。
谢谢你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