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妈妈跟我讨论了一个事情,她问我孩子在学校总是喜欢打人回击同学,问我怎么办?因为她用到了"回击",所以我问了一下,孩子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会打同学,妈妈回答说其实孩子平时很乖巧,在学校跟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还可以,但是如果有别的同学欺负了他,或打了他,他就会打回去。嗯,这么简单粗暴的方式确实不好,我继续询问,有没有引导孩子试过其他的方式呢?妈妈反馈之前也会告老师,但是那个孩子在学校的暴力倾向已经习以为常,老师也没有办法,所以就劝孩子说人家打你,你就不要去理他,以后少接触就可以了。
显然老师的方式没有令孩子满意。所以我继续追问
“除了这个还有没有其他方式上的引导了呢?孩子没有继续使用这个方式,那看来是老师的处理方式没有令孩子满意。”
说教似乎成了所有教育手段的杀手锏,果不其然,妈妈最后的方式就是说教,他希望孩子大度些,不要过于计较,这背后的寓意似乎连孩子都能听出来—忍气吞声,但我不赞同这样的方式,而且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很多时候我们给予孩子的一些要求连成人都难以达成,却在要求孩子去完成,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莫名的被人打了一顿,我们真的可以从内心上一笑而过,不做计较吗? 当孩子去向老师告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孩子希望获得的是帮助,而不是安慰。当发现老师无法帮助自己的时候,孩子就会用回自己之前那份有力量的方式,尽管背着被老师和家长批评的风险,也要出了心里的这口气。所以"打回去'就成了孩子自己选择的方式。无论从孩子的角度还是从家长的角度,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方式不对,但是似乎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方式了,于是孩子本着为自己"出气"的念想选择了还击,家长本着"宽容、大度、教养"的原则选择说教的形式,希望孩子能"放下屠刀,宽以待人"。
那么在这件事上我们真的就没有其他既可以"出气",又正确的方式了吗?今天跟一位小男生沟通了一下,发现孩子的世界真的是单纯又善良的,在一件事情上,只要获得一点点的公平,孩子心里就满足了。
"如果你被同学大打了会怎么办?"
"打回去"
"嗯,打回去之后你会有什么后果?"
"被老师和爸爸骂批评一顿。"
"这样的结果你满意吗?"
"不满意。"
"因为打人是不对的,虽然是同学先打了你,但是你跟他一样,打了他,所以你吗都做错了,只是时间先后的问题,但这跟打架本身没有太大关系。为什么不选择告诉老师呢?"
"告诉老师,老师又不管。"
"所以你觉得自己被欺负了,但是同学如果没有一点后果,这让你觉得很不公平?"
"是的"
"除了告老师和打回去还有其他可以解决的办法吗?"
"不知道"
"那如果那时候老师批评了那个同学,或者惩罚了那个同学,下次你是会选择继续告老师还是打回去?"
"继续告老师,让老师批评和惩罚他。"
"这样满意了?"
"是的"
"嗯,如果是我,我如果得不到老师不能帮我出气,我可能会很凶的并且很大声的告诉他,某某某,我警告你,你下次不可以打我,如果你下次再打我,我会告诉老师,我的爸爸妈妈和你的爸爸妈妈,那时候你必须跟我道歉。"
这时候孩子眼前一亮,我似乎看出了,之前的他只是缺少方法,而不是非打回去不可。于是我问了下,这样的方式可以吗?孩子用力的点点头。后面我继续说道,如果他后面真的又来打你了呢?你怎么办?孩子很顺利的接上,我会告诉我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跟他的爸爸妈妈去说,让他给我道歉。我继续追问道完歉之后呢?孩子很豪气的说,都道完歉了,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原谅他呗。
看吧,孩子有的时候不是方式不对,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对的方式,孩子的要求有的时候就那么一点点,满足了,天下太平。作为家长,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既要讲究正确的方式,同时也要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这样孩子的配合度和执行力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