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前些天,有一次晚上到邻村看了一场戏。戏是河南豫剧团演出的豫剧。因为去晚了,戏的名字也不得而知,因为来去匆匆也无从问起。
那天晚上我带孩子赶到了邻村演出的剧场,戏已经开始唱了。我看到戏台的场景布局与演员的铿锵有力的唱词,一下子来了精神。我向来也喜欢各种戏曲,邻村这么近,这几天没有抽出时间来看,真有些遗憾,这可是五天以来最后的一场戏了。
本来早想来看看,可总是有事出不来。今天还是在孩子的一再提醒催促下,我总算放下一些事出来了,但还是迟到了,看一眼精彩的戏曲马上吸引了我。
喜欢戏曲的朋友们,可能会根据我叙述的故事内容情节,大概能猜到戏名!我一边看孩子一边看戏,看的不是很到位,可还是想讲一下故事,与朋友们分享。
戏曲故事讲诉了一位富家夫人,丈夫十六年前离家出去做生意,可至今一直都没有回家,目前生死未知,音信皆无。夫人一人在家天天盼丈夫回归,很苦闷,忘穿秋水,好生凄凉。这天,她在家与丫鬟说话,谈自己多么想有一个孩子,要是真能有一个孩子那该多好,可这对夫人来说是多么不可能的事!她独自一人没事了就总是站在楼上看别人家的小孩子,那些孩子令她好生羡慕。
偶有一天,一个十几岁的孩童在外面读书,她看到了非常喜欢,就派丫鬟去请这个孩子来家玩。丫鬟出去了一会,就哄来了孩子,夫人好高兴,拿出玩具让孩子尽情的玩。夫人看到孩子,忽然发现这个孩子好生面熟,他长得很像自己十六年前的丈夫。孩子天真烂漫单纯。在夫人家,孩子玩的也很高兴。夫人有意想收这个孩子做她的干儿子,问孩子是否愿意?孩子觉得夫人对他好,还给他玩玩具,就高兴的答应了夫人,愿做夫人的干儿子,并认了干娘,还行礼叫了母亲。孩子出口称呼“母亲”,夫人高兴极了,她第一次听到有孩子称呼自己为母亲,她好欢喜,就赶快又拿出来自己以前秀制好的的一件丈夫的衣衫赠送给了孩子,孩子收下并拜谢母亲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后来出场的是一位没钱的老妇人,因老妇人贫困,拿了一件衣服在卖,碰巧夫人丫鬟出来看到,老妇人祈求丫鬟帮忙要她家主人买下这件衣服。丫鬟就拿衣服去问夫人,看夫人要不要。夫人一看这件衣服是自己当年曾经亲手秀制给丈夫的两件衣服其中的一件,另一件自己已经送给了那个孩儿,即自己的干儿子。可这件怎么会在这里?夫人很纳闷,她心想这件衣服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在老妇人手里?她暗自思忖丈夫究竟去了哪里?怎么老妇人这里会有他的这件衣服?夫人想,如果知道了这件衣服的出处就一定知道了丈夫的下落!她就赶快找来老妇人追问原因,老妇人告诉了夫人衣服的来历。
这样故事由此引出又一段故事。夫人随着老妇人来到了一座庙宇,老妇人说衣服就是庙里的这一位女出家人给她的。夫人前来庙里拜访了那位女子,女子是出家人,但夫人看的出,这个女子虽已出家,可从她的眼睛里能看出来女子心神不宁,说话有时闪烁其词。夫人很温和,她与女子谈心,以姐妹相称并细心询问,最终得知这位出家女子原来就是十六年前与自己丈夫私自出走的人。夫人丈夫与女子隐姓埋名在这庙宇里生活,他们两人都隐瞒了夫人。丈夫与女子两人在这里都以出家人为名,但事实却是他们在一起偷偷地生活着。女子知道自己的生活名不不正,言不顺,为此一直也很痛苦。他们两个人在庙宇里生活了好像也没多久,女子就怀孕生下了一男婴,这时夫人丈夫却生了重病,没多久就离世了,女子很悲痛,但也没有办法。她以出家人的身份呆在寺院里,根本不能养孩子,自己一个人也没别的办法带孩子,女子只好将孩子送人。她就用那件夫人丈夫的青衫包起孩子,通过老妇人帮忙,将孩子送走了。老妇人受委托便把孩子送给了一位正好不能生育的富贵人家。老妇人与那家人,女子与老妇人,大家都约定好,这件事情一定保密,以后都不能与人谈及。
夫人开始得知原委后很气愤也很悲痛。她一言难尽自己遭遇的痛苦。丈夫真是做事不光明,不但害己又害人。
后来这位女子也一人独自在庙宇里生活,一直以来缺衣少食,生活不幸而艰难。她也时时惦念着自己失去的孩子,同样痛苦万分。女子每天也只有孤对青灯度日如年。
夫人已经问清楚并得知了真相,明白自己日夜苦思等待的丈夫已经因病去世,也确定丈夫在世上还留有一子。她可以断定那个她见到的认做干儿子的孩子就是自己的丈夫与女子所生。丈夫已故,永远无法回还,当下最要紧的是顾及眼前人,她强压悲痛,转悲为喜,决定要回孩子,不能让丈夫家人无后。夫人感到自己义无反顾的能做到的就是帮助丈夫要回孩子,以延续丈夫家的应有的香火。
夫人回到了家里,一想起来这些事真是又伤心又悲哀又难过。这么多年来,丈夫好无情,竟然欺骗自己,外出一点音信皆无。自己还以为丈夫出门做生意去了,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夫人感到很悲痛,可悲痛之余还有很大的惊喜,那就是自己丈夫还留有一个亲生的孩子在人世间,也已快长大成人了,可目前孩子还失落在外!夫人想自己一定要尽快找回孩子。
详细的具体的事情夫人该如何去做?夫人再次找到了女子与老妇人,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取得到了女子与老妇人的支持。夫人还了帮助女子还俗,认老妇人为母亲,把她们接到了自己家里,女子再不用为生计发愁,老妇人也非常快乐与高兴。她说孩子是她当年送的人,送到了哪里,怎么回事她都清楚。她还说做人不能昧良心,她也得一定要让事情有个水落石出。老妇人也答应帮助女子与夫人,需要时自己前去做证人。
孩子被老妇人送到了的那一家庭条件很好,也是生活很富裕的人家,他们待孩子非常好,孩子母亲从来都说孩子是她亲生的,外人并不知情,孩子现在已经长大了,他们一家人也高兴。而这一家人在当地也很有名望,夫人知道这一人家,也了解这家人的人缘很好,大家彼此都相识。
就在这年这时,夫人家那个遗失的孩子高中了状元,刚好回到了本地,正在街里的长亭接受百姓的赞扬。夫人带着女子与老妇人来到了孩子的养父家中,拿出了孩子所有的证据,据理力争,要认下孩子,但夫人也知道,孩子养父母从小把孩子养大带大很不容易。孩子养父母不舍得失去孩子,但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孩子确实是他们抱养来的。孩子的生母养母应该都是一样的功……孩子养父经过了一番思想的激烈斗争,最终深明大义,同意孩子认下自己的生母与夫人母亲!他们两家人达到了和解,商量着从此后一个孩子两家亲!
孩子也高兴,认下了自己的娘亲与母亲!自己也不会亏待养育培育自己的养父养母,他们最终都成为了一家人,大家很快乐很幸福。
故事结局圆满。戏曲结束。
戏曲歌颂了夫人的深明大义,丈夫从始至终都错了,有事可以言说,不该欺骗自己的夫人。唱戏比世,故事告诫我们,丈夫妻子亲人之间要多多交流不要造成彼此之间的相互伤害,也不要在短暂的人生道路上留有遗憾!
故事里女子人很好。但夫人更好,可是夫人却是有着那样不幸的命运的人!但愿人世间万事公平,人们家家户户夫妇温馨和美,子孙后代敦厚孝顺,不愁衣食住行吃喝用度,天下人安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