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高速全途,从西安市区向南驶出约31公里处,在户县涝峪口没入秦岭。此后,一路往南攀爬至秦岭顶,随之下到安康市宁陕县(汉元始五年,王莽在此设立子午关)境,后久向西折,在石泉县西缘匆匆一瞥,便进入汉中市界。先从佛坪县南境长穿而过,(北境设国家秦岭野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再进入洋县(有“吉祥之鸟”、“东方宝石”之誉的朱鹮自然保护区),出秦岭南麓,西溯汉江而驰,连城固(西汉张骞故里)、接南郑(与“古汉中”齐名)、带汉台(今汉中市区),抵勉县(古沔阳县,诸葛武侯祠在此)元墩镇止,全程约265公里。
这段道路,据说还与过去秦岭古道中的“子午道”,有一部分是重叠的。
秦岭古道?子午道?是古代人们出入秦岭的山路吗?那段不重叠的道路现在在哪儿?急切的心再次不得不回复平静。遥远,陌生、艰涩、茫然……且看今朝路,还复言昨吧
途中有趣的景致,除了一路上,满眼能看到的悬崖峭壁,陡壁崇林,深溪险壑,蓝天白云、丛石鸟兽等自然奇观景,也有近代烙刻下的人文历史展示。
从户县涝峪口出发,在驶入秦岭一小时的车程处,会经遇三条较长的隧道。这就是秦岭一号隧道,全长6114米;秦岭二号隧道,全长6125米;以及秦岭三号隧道,全长4930米。在一号和二号、二号和三号隧道间,各有约一公里的道路区间,其中有石雕成群,景致独特。
尤其在一号和二号隧道间这段路上,一处巨大的石雕人物塑像群矗立道路中央。它们中有三皇五帝的远古遗像,复现汉中褒河“石门”隧道的开凿场面,讲述汉初三杰在汉中建功立业的故事,以及汉末三国时代诸葛丞相屯兵汉中、北伐曹魏、争夺汉中等伟大雄壮的历史事迹。看着看着,引我无限追思,心潮澎湃。
当然,经过洋县到汉台的途段,不但可以有利的道路高地优势远眺,欣赏和饱览那山脉余势的腰脊上,或山口谷底处的秦岭人家,红墙黑瓦或白墙红瓦,细瘦烟囱里升出的缕缕青烟,黑色巨硕的水牛垂首吃草,翠绿的稻禾迎风起浪、金黄的油菜阵阵清香。这正符合了诗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景致,让人流连驻目,遐想云飞。
当车辆顺汉江河岸而行时,上游的这段汉江,处处美的婉约清和。涟漪微泛,碧波柔水,或曲或直,或缓或急。汉水那方,时逢有桃花灼灼;汉水之湄,处处是野草蔓蔓;汉水之涘,处处沙石鸥鸟嘻嘻。
一段秦岭,两种风物,南北何然?这极易引起人的联想:“云横秦岭家何处?”猜测,不错,这就是汉中。这里是真正的“西北小江南”。只要你如她一般可爱,这的每一处田园山川,城市道路上的景象,随时都显得那么温馨祥和、变化明媚、朴素自然,又耐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