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网络上有很多鸡汤文或者营养文吧,从单篇看,他们的逻辑和举证都是合理的,所以结论也应该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把他们的结论放在一起,就开始自相矛盾了。比如:人要坚持不懈 vs 人要适时放弃;努力比选择重要 VS 选择比努力重要.....本来想得到高人指点的我们,结果最后反而更加云里雾里了,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这篇文章我就写一下我对:”走自己的路 VS 人是社会动物“ 的理解
走自己的路:很好理解,要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即使周围人不理解,但是要始终守护自己的信念。ignore anyone.
人是社会动物:人总是需要依附环境的,外来的资源、贵人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人是离不开群体的。如果周围人对你赞美和鼓励,你更有信心和斗志,做出成绩后,大家进一步的赞扬,你就更努力了,这样就构成了正面循环。
这两个单独看起来都很对,超有理由对不对!但是结论是别在意别人看法VS 别人的看法挺重要的。破解的关键在于你要追求的是周围人怎样的反应。分类一下,周围人的反应有羡慕、顺心、尊重(暂时想到这三个)。
论点:我认为我们要追求的是别人的尊重。
如果我们追求的是别人的羡慕:例子有很多,微博上网红炫富呀,朋友圈晒照片集赞呀,看到那些故意的洋洋得意的发言或者美好生活的样本,周围人的心里可能是不平衡或者羡慕,然后给你点个赞。我的朋友圈里就有一位,各种玩,什么志愿者呀、旅游呀、洋气的餐厅吃饭呀、和外国有人的合照呀......大家就纷纷点赞,啊,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生活。
注意一下,大家不是给那个人点赞哦。点赞的是:1.理想生活,真想自己也能这么活 2. 有父母提供优渥物质条件,真是占尽天机呀
这种点赞在我眼里就变了味,因为表面上收到很多赞,好像周围人都认可我;但实际上,他们认可而不是我,而是我发的图代表的生活方式,我的父母的资助。我却消失了。
如果我们追求的是别人的顺心:例子也多呀,闺蜜叫你陪逛街,你去不去,不去不好吧,交情这么深;同学聚会去不去,大家都来了,你不来不好吧,看不起大家么;要不要一起拼个邮,这东西很好的,买到等于赚到,因为是你我才和你讲的。
我每次接到这种邀约,都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我本人并不情愿,但是如果拒绝,别人会怎么看我呢?别人感觉不舒服怎么办。我还是唯唯诺诺地顺着别人期望来吧。
这种答应在我眼里也不是出自真心的,周围的人的确是顺心了,大家友好友爱的氛围也保持住了,但是如果这场子一散,你还有几个真心好友呢。看看你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保持联系的还有几个?当初可是一起吃过饭、唱过K,一起看过电影呢!
如果我们追求的是别人的尊重:
我不会故意去炫耀自己的生活,因为你羡慕还是不羡慕和我无关;
我可以拒绝别人,因为我不是为了你的顺心而活着的。
真的,大家想一想,当我们敬佩一个人的时候,即使他最后没有成功,我们也会认可他。成者王,败者寇在这里不再成立, 想一想项羽,他失败、乌江自刎,但是历史中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尊重他。那些学霸们不参加社交活动,每天去图书馆,但是期末考试的时候还不是马上找他们帮忙,尊重他们。
因为,我们知道:我做不到和TA一样,所以我尊重TA,无论最后TA是否如愿以偿。
结:
如果追求的周围人的反应是尊重的话,我们就可以既做到走自己的路,又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了。
有两个成语很切题,朋友间的君子之交;伴侣之间的相敬如宾。
在看的书:Pilosophy for life and other dangerous situations Jules Evans (第三遍)
看完的书:The soul of money Lynne Twist
The traveler's gift Andy Andr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