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十月,第三次去看广州三年展。不知是因为三年展有了质的飞跃,还是因为自己终于能看懂展览的一些作品了,看完这次三年展的我竟激动了好久。激动之余,想记下只言片语,却久久理不清思绪。
这次广州三年展的主题是“见所未见”。去看展览之前,就对“见所未见”充满了好奇,猜想这个充满诗意的大盒子里有很多惊喜。一进美术馆,安详而有张力的氛围扑面而来。左边休息处上方的海报正是对三年展主题的介绍。那些文字瞬间吸引了我的眼球:
为什么 看不见 UNSEEN,WHY?
英文unseen直译就是“看不见”“未见”。
世界万物真的就是我们看上去那样的么?
为什么面对同一事物,每个人都会看到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感受?
为什么艺术家能成为艺术家,为什么艺术品会是这个样子?
世界万物纷繁复杂,凭一双眼睛,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微妙关系吧!
带着好奇,走近作品。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动态影像、装置、声音与现场表演等多种艺术媒介形式,并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了“见所未见”的主题。乔纳森·斯琪佩尔的装置《慢动作撞车》演示了两辆车在力的非常缓慢的作用下,不断挤压,最后撞成一堆废铁的过程;豪若德·艾杰腾博士用高速摄影程序拍摄了系列照片,如《子弹穿过的苹果》,捕捉并呈现出我们日常无法感知到的瞬间;菲利斯·比亚图的《广州古城摄影》为我们展示了100多年前清王朝时代的广州的老街景;阚萱的《大谷子堆》是游访和拍摄了中国历朝历代所有的帝王陵,她给我们展示了散落在荒芜郊野间、隐没在人们日常生活里的依稀可辨的建筑残遗——让人不禁唏嘘感慨;张大力《伪造的托洛斯基假照片》等一组新闻假照片,是传媒机构为了某种特定的传播目的,将照片进行处理以呈现部分真相或者颠倒真相;迈克尔·克莱格·马丁的作品《一棵橡树》,看起来是一个玻璃杯里装了水,但艺术家坚称它是一颗橡树;在《后民俗档案》这组展品中,则有着很多平时广州街坊经常使用的、不起眼的物件……在这里,我见到某些以前未见到的或未留意到的事物,看到力的作用,看到了速度,看到了过去,看到变迁,看到真假,留意到了日常物件也可能成为艺术品,也了解了艺术的特征的皮毛。看到见所未见,可以是见所曾见,可以是见所常见,可以是见所非见,还可以是视而不见。
正如策展人姜节泓所说,“未见”不但包含了“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同时也指向一种对于事物本身是否存在的不确定性;“未见”是一次旅行的出发,在时间维度或是空间维度上,展开以视觉为渠道的想像。由于种种原因,如人的视觉的有限性、思维的惯性、人为的利益考虑、事物的隐蔽性等等,人们见不到一些事物,或者看不清来龙去脉。但“见所未见”也暗示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自然感知经验的超越,对真相的追寻。由此看来,见所未见,不仅仅是艺术展览的主题,更是生活中不可忽略的话题。
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与他对世界信息的接收有着密切联系。我们所见的,不断地塑造着我们的视野,改变着我们的心态。然而眼见不一定为实,且并非时时事事如此容易被看见,有时事物呈现出来的表象也未必为真,更不必说所见背后的因果渊源是不容易捕获、判断和理解的。被呈现的事物,被叙说的历史,或许会有罗生门的现象。人作为感性与理性共存的个体,内心世界也有一定隐蔽性。坚硬的外壳下面可能包着一颗柔软的心,平和温柔的言行中说不定是有坚定而强大的内心支持,趾高气扬的自负可能恰是因为自卑在作祟,看似风轻云淡的举动或许隐藏着内心的波涛汹涌。
接收了同样的外界信息,不同的人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反应。眼睛会自动选择,看到你想看的。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既是外在客观的表现,也是内在主观的反映。就像是半瓶水,有人注意到瓶子,有人留心水,有人轻叹“只有半瓶水了”,有人欢呼“还有半瓶水呢”,有人甚至展开了如“墙上的斑点”一般的遐想。可能在无意间,我们多是看到自己能看到的,看到我们想看到的。正如有些难以开口的问题,或许答案早以明白,只是不愿意承认,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非等着星星火花灭了才心熄,才逼自己承认事实。
如何看待世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的行为。历经挫折困难,有人沉迷悲伤,感叹世界不公命运不好,有人努力改变,反省自身学会坚强坦然;见过或经历不开心之事,有人因受伤愤懑不平耿耿于怀,有人因懂得而慈悲包容地对待他人。忽然想起一个朋友说的故事,大致是一个女子未按世俗习惯去做某些事情,不想竟惹来了身边人的流言蜚语。朋友说,其实如果了解情况的人就会理解她的难处、她的顾虑、她的做法。那些不了解情况就说三道四的人,因为不了解,因为偏见,无意中伤害了别人。如果遇到一些比较容易让人觉得惊讶、奇怪、不平的事情,我们或者不必急着去下判断,先去了解是否有自己“未见”的原因,不至于因自己的未知和偏见而给他人带来困扰。越是了解世界的纷繁复杂,越是理解世界的多元化,人越看到自身的局限性。
我们不仅需要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在与世界的相处中学会“见所未见”,还需要在与自己的相处中学会“见所未见”。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接触五彩纷呈的世界,我们会听到各式各样的声音,我们被教育着,被影响着,被塑造着。越是往后,越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如何判断和选择。这个过程中,需要与自己沟通,聆听自己的心声,勇敢做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不容易,却是值得为之努力的。这个过程,我们或许需要经历困惑与迷茫,需要向外界汲取力量,需要直面自己的弱点,需要尊重、悦纳自己,需要锻造强大的内心,需要坚定的毅力和实际的行动。在波澜不惊的日子里,这种与自己的沟通容易被忽略;在人生潮起潮落时,对内心“见所未见”的需求才凸显出来。尤其在面临问题的时候,越是觉得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越是清醒地意识到,要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每个人自身。如廖一梅所说,人应该要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正因为人生难以避免的孤独与脆弱,才更懂得要坚强要努力地生活,才更懂得好好爱自己和他人,才更懂得被聆听被支持被关爱的幸福,才更懂得珍惜与感恩身边人。
蓦然回首,一年半之前去看展览的我,或多或少预想到此时的我的大体状态,但也无法预测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变化。如果当时的我,对未来多几分“见所未见”,是否生活轨迹会有一些明显变化或是大同小异呢?人生没有假设,所以不得而知。此刻的我,只想提醒自己要“见所未见”,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多一份了解,才能更好地珍惜和把握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