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7分的小女孩
榆榞
是的,那个数学考过7分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那一年她即将六岁,刚刚上学前班,那应该是她第一次测试,我清楚的记得她的轻松,和我的抓狂。
当女儿拿着那张画满红叉叉的白纸,轻轻松松,开开心心递给我时,我的脑袋嗡的一声,仿佛周围的一切都静止了,只有我脑袋里的嗡嗡声嗡嗡作响!我看到了老师的评语:不错!还做对了三道题!要努力了!我一个字一个字读着这几个字,那三个感叹号尤其刺眼,一股强烈的焦虑感瞬间充盈全身!
这是我的孩子!考试不是以错的分数计算!而是以对的题目记分!整张题目,只做对了三个!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体内蔓延……终于我酸涩地清了清嗓子,咽下了诸多滋味。
接下来就是各种通话,我的姐姐,我的妹妹,我的同学,我的朋友,但凡是我身边职业为老师的“无一幸免”!“喂,我的女儿考试了,考了7分!竟然很无所谓,一脸轻松,没事人似的!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大多是劝慰,最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同学,她说“你的女儿没准儿会是天才!”天才?不是蠢材我就阿弥陀佛老天赐福了!
一番高、中、小学校老师们的交流之后,我定了定心神,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不能打击孩子对学习的信心,好好培养引导孩子的学习热情。”我的心里升腾出这么一句理性的声音。
孩子的爸爸是刑警,工作特别繁忙,教育的问题基本都是我在操心。没有上过早教,没有上过学习班,没有上过幼小衔接,六岁之前完全快乐教育,除了她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天天给婴儿床上的小小的她读诗歌,读散文,读一切我喜欢的文字,讲故事,基本什么都没有教过,学过。好吧!快乐童年的收获还是有的,看这心理素质,完全零负担呀!对成绩的态度坦然接受,不知所谓,“少年不识愁”的让我这当妈的汗颜。
调侃过后,我仔细思考了一下,以前总想着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如今,孩子到该学习的年龄了,的确该进行系统性学习了,中国提倡的毕竟还是应试教育,最起码要让她明白到了学知识的年龄,单单开开心心玩耍是不够的,是不能应付未来生活的,这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
我和孩子进行了第一次因为学习文化课知识的谈心,并告诉她,你已经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来还要到各种院校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你的梦想是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你爱上了学习,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你甚至比爸爸妈妈懂得的都多,很有可能未来你会成为爸爸妈妈的老师,教爸爸妈妈去弄懂一些新知识,给爸爸妈妈讲一些不一样的世界。我看到孩子的小脸虽然听的一知半解,但仍然一脸憧憬的样子,很渴望,我明白,一颗求知的心已经初步形成。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陪伴。孩子两岁半上的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比一般孩子要强得多,4岁左右就已经自己搬着小脚丫剪指甲。虽然提倡快乐教育,但女儿在生活上一直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量不麻烦别人。在这上面,我一直是个“懒娘”,并非真懒,有的时候我甚至喊女儿“妈妈”,是的,或许你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是,女儿很乐意的,觉得很有趣的,很有责任感的就做了很多事情,学会了很多生活的本领。我认为,孩子越早吃一些能吃的“苦”很好,比如:洗一个小手绢,虽然洗的并不干净;剪剪指甲,虽然剪的长短不齐;刷刷碗,虽然个子还没灶台高;擦擦桌子扫扫地……做这些事的结果肯定不是干的十全十美,都需要我再去做些帮助,但是,孩子做什么都很积极,没有惰性,形成了很好的生活习惯,到现在我们那个大家庭包括一些朋友还羡慕我,早晨从来不用担心喊不起孩子,一般都是孩子在催促我赶紧起床。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家长的引导,前期不要怕麻烦,后期给你的惊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不知不觉间,孩子现在已经成为三年级的学生了,调皮气人的时候当然有,但成绩稳步提高,迈入优等生行列,自己的日常生活基本不用家长操心,我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更加坚定这样的教育理念:该管理管理,该放手放手;态度比一切都重要,可以没有好成绩,不能没有好的学习态度;先做一个踏踏实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再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学习方面的能力,不要着急,家长要稳住,孩子还小,一切为时不晚。
不要忘记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孩子未来有能力有更多的选择权利;是为了孩子拥有更多的能力,爱的能力,接纳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快乐的能力;是为了看到夕阳西下,一首诗歌浮现脑海,出口成章,而不是:哇哦!夕阳真美!;是为了成为一个有趣的有灵魂有思想的内心强大的独立的人。这就是我认为的教育的魅力所在。
写到这里,我仿佛看到那个拿着7分试卷的小女孩阳光灿烂得,笑嘻嘻地在一片绿油油的芳草地上和一群孩子们嬉笑打闹,携手共进,走进了金灿灿的未来大道。
祝福你我的孩子。无论你未来有否成就,妈妈永远爱你,接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