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与我妹聊起了关于建材涨价50%的事。
根据目前的建筑与装修情况,基于突然的建材原料价格暴增,导致了很多期房有可能面临亏损与停工。而且,很多装修商也开始迟迟不敢估价。
我这样形容,如果一套房的原本建材成本为400k,那么,现在已经变成600k,这不包括额外装修费,加上装修费,会陆续提升多一个50%,此评估不包含家具。
这算是建筑业的一大灾难性,且目前不排除持续涨价。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房产估价也会提升,更多人要选择那种已经装修好,包涵家具的二手房或配套房。也代表,未来更多人会买不起房。
或许,也有人觉得,这是疫情造成的,我想说,其实建材原本就是有限资源,无论疫情会不会发生,建材的通货膨胀是不变的事实,只不过疫情与世界经济趋势会导致这种情况加速化。
在这种时刻下,按理说,会让不少有资金者想赶紧趁着市场有人丢价就赶快捡,顶多也是再等等再几个月后的经济恶化再下手。
但是,却有一个人把自己全部房产清空,换成一套五万美金的房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克斯。
当别人都以为这又是什么经济内幕操作?
马克斯介绍了自己新概念建材,是一种极轻,能拖拽,混泥土加上钢材的折叠型房子。而且还证明有空气过滤功能,也更环保。
重点来了,成本大大降低。
这种建材概念不仅仅颠覆了传统,并且还解决了高涨的建材成本障碍。毫不夸张的,未来甚至可能改变整体房价的概念。
那我到底想表达什么?
想说,我们也能跟马克斯一样吗?不可能的吧?
一点都没错,我正要说的,确实如此,不过当然不可能用一样的方式。而是在“节约建材成本”上,进行方法论构思。
既然原材料成本增加,能不能循环使用? 旧材质新用?
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商业破口?
如,小明发现到现在的实木家具都涨价了,他进行一些旧木具的回收,再进行居家工厂修复,再放上网,以翻新家具,价格比较低卖出去,可行吗?
又或者,能回收一些剩头剩尾的装修材料,进行重复设计,用于小区域设计上,可行吗?
又或者,做装修翻新的工程,我们不装修,只进行重新翻新设计,把材质降低到最少,只赚你人工服务费,可行吗?
又或者,既然市区房价过高,郊区的房价低,地也大,能不能趁着work from home的趋势性,现代科技化内区房,以吸引一些新需求?
当然,我并不是建筑房产上的专业人士,以上的分享,也纯粹是抛砖引玉。目的也是为了让大家跟进一些建材新经济变化,增加一些新知识点以借鉴,顺便构思一些新出口。
我相信在座的读者肯定比我更厉害,能衍生出更棒的灵感,说不定你们都是第二个马克斯呢?
大家不妨能在留言区分享。
文/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