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图书馆九点半闭馆后,我跟同学开玩笑说“我要回考研狗之家啦。”好像是因为别人在感受大千世界的色彩,而我们在吭吭哧哧的学习。所以考研er常自称“狗”,更何况我是个回炉重造的“二战狗”呢。
其实我也知道人生道路宽广,考研当然不是逆天改命的不二法门。但是当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它被每天早起晚睡的意志力滋养。本来挂在嘴边的一粒白米饭,慢慢就晕染成了白月光,越想越觉得美好。
素面朝天的两年光阴已逝,我背过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但这段枯坐的时间,就好像做了个有趣而漫长的实验,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感悟。
关闭朋友圈两年是种怎样的体验?
意志薄弱的我,当开始准备投身于“学术生涯”时,就会把朋友圈关掉。其实也没到两年啦,就是每年的八月左右开始。
我在最开始关掉朋友圈的日子里,想起来那些美图心里就痒痒的。尤其是那些远方的朋友们,这相当于割裂了与他们的联系。
他们的美食,没有了我的点赞;他们的远行,没有了我的留言……可是渐渐的,我的心态经历了从抓耳挠腮到自得其乐的变化。
曾经觉得朋友圈的点赞和留言,是我和朋友沟通的纽带。后来发现,只要关系够亲密,哪怕我半年没有做“点赞之友”,只要彼此一句“约!”我们就兴高采烈的开始规划下一次见面的行程。
而最重要的是,脱离了对朋友圈的“习惯性刷刷刷”,碎片时间一下子多了很多。大脑中对别人美食、美景的向往,情感、工作的关心……一下子处于清空状态。
现在流行提“断舍离”,其实关掉朋友圈一段时间,把所有的情感倾注在自己的事情上,就会有种“大隐隐于市”的快乐感。(这个方法尤其适合喜欢羡慕别人的小可爱,比如我自己哈哈哈)
年龄越大,越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第二次考研的时候我心态常常陷入挣扎,一方面没考上不甘心;另一方面总觉得,年龄又大了一岁,而我没能积攒工作经验,还在图书馆学习。
后来终于想通了,我是还把自己当成小孩子了。凡事要跟同级的人比较,可是人成年以后,选择很多,岔路口不再是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
而我要做的,是年龄越大,越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勇气对自己选择的负责。
第二次的战斗已经尘埃落定,新世界的大门再一次徐徐打开,不管结果如何,2019都要边笑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