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生是一场很奇妙的旅程,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就会改变你的生命轨迹。而那场遇见来的那么自然,如果不去回头看,根本不会感觉到那样的遇见会有什么不一样。
我在体制内工作已经6年,安逸的生活圈子让我觉得生活本该这个样子,除了工作,每天扣扣手机、追追剧、煲煲电话粥、和不多的朋友偶尔小聚,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直到孩子的出生,经历了一个小生命带来的惊喜之后,各种柴米油盐、夫妻分歧、婆媳矛盾接踵而来。那两年,对我来说,是炼狱的两年。
我生平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有朝一日把自己过成了目不识丁的老一辈农村妇女,锅台就是世界。
我开始转移注意力,开始读书,开始学习,虽然并没有方向。
读了很多书,生活貌似并没有太大改变。
2016年底,我给自己做年终总结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感觉学习方法有问题。然后就开始去看各种学习方法的书,希望能找到一个提升学习效率、又能改变我生活现状的终极秘密。
一晃春节过去了,直到三月底,我拖着肚子里的二宝躺在床上扣手机,机缘巧合看到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看了简介,我心想,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寻找的终极秘密么。
如获至宝。
《好好学习》是我有史以来读的最慢的一本书,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本记笔记除了划线、摘抄之外还写了个人思考感悟的书,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本回炉看第二遍的书,更是我第一次写完整读书笔记的书,没有之一。
一切只因为,它值得。
更因为,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看到了自己的变化。
这本书中实实在在改变我的三个概念:
一、绿灯思维改善了我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模式
第一次见到“绿灯思维”这个概念其实不是在《好好学习》,而是在肯.布兰佳的《知道,做到》中,当时我并无太大感触,只是觉得是个不错的概念。
为什么没有想着自己去用?一个是因为那个时候看书从来没想过要自己用上;第二是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的挺好的,甚至太好了,导致看书的时候从来都是一味接受和吸收,从来不提任何异议。所以我潜意识认为我不需要什么绿灯思维。
而看《好好学习》的时候,看到这一部分,我停下来全面思考了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存在这种行为,并记录下来。很震惊,震惊于竟然有这么多自己都没有认清自己的时刻!更震惊于记录的作用!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其实我还不知道能够想到什么,但是写着写着就有了思路,就有了内容,然后就看到了问题。
我以前,究竟错过了什么?
就是因为这个记录,我发现我对别人观点的态度来自于对这个人的态度,比如我讨厌一个人,他说什么都会觉得是错的,下意识的就给对方判了死刑。比如在单位中讨厌某个人,那么这个人发表的什么言论我即便不明说,心中也持反对态度。
这一点也影响到我的家庭生活。我刚怀二宝时情绪特别不稳定,和老公有分歧时,我坚持认为他对我有偏见,所以我通常不做判断就会认为一定还是他的错,在这样情况下做的沟通通常都是无果。
看了书才知道,这个叫“习惯性防卫”,是我没有区分“他”和“他的观点”。
在这之后,我有意识去训练自己的绿灯思维,当分歧出现时,我要求自己不要立刻做出反应,先暂停三秒钟,去想象把他的观点单独摘出来放在我面前,然后再去判断这个观点本身的合理性。
试了很多次之后发现,很多时候他的观点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当想到这里的时候,我会更加理性的看待这个观点,同时由于时间的延迟,让我当初的冲动也慢慢消散,再说起话来,没有那么浓的火药味儿。
我做了这些,我以为改变的只是我自己,让自己更加理性了,却收到了另一个意外的结果:也许是老公看到我不再那么气呼呼地说话,反而很多事情不再据理力争,多了几分体贴和包容。
我本意去寻找如何学习的方法论,却没想到改善了家庭关系,这是不是正应了成甲老师对知识的定义:只有能改变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二、反思记录让我的自我管理更加高效
上面也提到了自己对记录效果的震惊,也正是基于此,当我看到成甲老师在书中讲反思日记那一章,我内心热血沸腾。
我只记录了一次,便有那么强烈的震撼,如果每天都记录,每天都反思,将来的将来,我不敢想象。我觉得我太幸运,捡到了宝。
所以,在全书还没有看完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行动了,每日记录反思日记。
我自己以前也喜欢写点小文章,感觉并不惧怕写东西。但是刚开始写反思日记的那两天, 真的是无比焦虑。
我的工作就像流水线,按部就班,我的生活就围着一个孩子转,即便是看了点儿书,生活内容和状态还是老样子。所以我竟然搜肠刮肚也想不起来自己前一天做了什么有意义或者可以提炼出经验教训的事情来。
后来心一横,多思不做是无益,我直接按照记流水账一样把前一天的经历从早上到晚上一点一点的回忆了一遍。之前写文章的经历告诉我,只有写着,才可能会有灵感,只坐着空想,是不可能想出灵感的。
事实证明,我对了。
在记录前一天经历的过程中,诸如“有句话说的貌似不太合适”、“工作效率太低”、“时间安排不合理”等等一些问题逐渐显现。虽然最初的几天,我发现的都是一些表面问题,而且还不会运用临界知识来分析,但是我坚持每天都这样记录,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昨天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
哪些地方做的不太好?
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如果重新来,我该如何改进?
坚持了十天左右的时候,我自己感觉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反思日记。感觉自己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因为记录了才发现,原来有些错误每天都会犯,原来有些不起眼的不良习惯每天都在进行,对自己日后改进的方向心中特别清晰。
这种很坚定的感觉很美妙。
后来有一天再次阅读“对标管理”那一篇,发现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在我没有写反思日记的时候,不太明白富兰克林的这个方法会有什么好处,只不过形式变了一下,所以看书第一遍时我没有太关注这个细节。
而当我记录了一段时间,再看到“对标管理”,眼前突然一亮!这个“对标管理”不就是我反思日记的升级版本么!
然后我就整理出自己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并调整成每天需要做到的4-5项任务,包括每日学习时长、每日坐享10分钟、每日记录反思日记、每日转化一个知识点等等,坚持每天对照完成情况。
这次的改进,让我觉得方向感更加明确,而且每天也不必费尽心思去规划今天要做什么。到现在虽然我总共的记录时间还不到一个月,但是日记中的几项任务就已经接近习惯。更重要的是,这个月我自己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对自我的认知、对事情发展规律的分析以及执行能力都有了质的提升。
得到正面反馈是对做事最好的鼓励,我现在很享受记录反思日记,虽然我现在是孕妈+宝妈的身份,但我仍然有信心让自己的2017变得不一样。
三、临界知识引领我走向一个更加通透的世界
如果说反思日记的应用让我感觉自己捡到了宝,临界知识的应用则让我感觉自己得到了武功秘籍。
虽然才刚刚一个月时间,我用的还不太熟练,甚至很多问题思考的也没有很深入,却已经让我感觉到了临界知识的好处。
成甲老师说,寻找临界知识要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我平时比较关注幼儿教育这个方向,所以我想,那我就从这里开始吧。
之前看了很多的教育书籍和教育文章,有时也会去分析,甚至还写过几篇文章,但是现在看来,当时大多着眼于技术层面,如何做,达到什么效果,但是很少深入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即便思考了,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模糊不清。
在对临界知识的训练中,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见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不求多,但求深入。
前一段一直因为一个教育问题烦恼,老公在某个方面和我教育理念不一致,沟通过几次还是各持己见。那段时间我陷入了一种纠结:我若当着孩子的面坚持我的看法,担心孩子在两种不同观点之间不知所措,我若不闻不问,又担心孩子被带偏。
有一天看书看到一句话:“两个人的关系是这两个人的事,孩子和爸爸的关系是他们俩的,妈妈没有权利控制他们俩的关系。”噢,原来我是不应该去插手他们之间的事情的。
如果是以前,可能看到这里就结束了。虽然我可能还会疑惑,我到底该怎么办?疑惑归疑惑,也很少再去专门查找资料去解决这个问题,更多时候我是寄希望于以后看的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找到答案了。
这次,我停了下来,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他们一个是老公,一个是我的孩子,为什么我没有权利插手?
然后我开始去查资料,翻书,百度心理学中的解释,知道了“心理界限”。
由此我想到大家庭中的关系处理,再想到生活中和其他人的关系处理。心中愈加清晰,为什么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除了爸爸,孩子还要面对很多其他人,那些人和我的观点更加不可能完全一致,我其实根本就不可能保证孩子不去面对这些人。所有的其他人不过是孩子生存环境中的一部分,他能够自己学会去接受什么,拒绝什么。
虽然认识还不够深刻,对于初次尝试这样分析问题的我来说,已经很是费劲,花费的时间也很长,但是我觉得这样读书之后,脑子都变得更清晰了!
由于前期积累的基本原理比较少,用更基本的原理去解释一件事我暂时还有点难度。但是因为有这个方向,所以我近期学习格外关注基本原理,看到原理会刻意去想我能不能用到工作、生活或者育儿当中。
有的能够联系起来,有的想了很久也想不起来,不过没关系,总有一天,我会习惯这样的思考模式。
结语
有些事情,谁都能做到,但去做的人却很少。一是因为这些事情往往不起眼,甚至短期很消耗精力,产出却不明显;二是因为,没做的人没有体会到做这件事带来的好处。
很庆幸,我坚信复利效应,也很庆幸,我做了,并且看到了好处。
所以我会坚持。
因为未来那个通透清明的世界正在召唤着我,我一刻也不舍得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