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朋友写道,自己坚持写作都40天了,在公众号、百家、头条、简书等各大平台扩散,但读者聊聊,身心俱疲,觉得很焦虑。知乎上也有不少此类如何消除“越努力越焦虑”的问题。
焦虑是什么?是一种对与预期不符结果的担心与烦恼。
焦虑的本质是什么?是对未来的不安全感、不可把握性,担心事物不能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不可控的后果又是自己难以接受的。
公司举办一个业余羽毛球比赛不会引发焦虑,但行业调整带来降薪减员会引发焦虑。孩子小感冒不会引发焦虑,但老人健康问题可能的恶化会引发焦虑;孩子单元测试没复习好不会引发焦虑,但升学考试不佳会引发焦虑;自己写一两篇文章没人看不会引发焦虑,而坚持了40天看不到效果就可能会引发焦虑。
这里主要说说在努力这件事上的焦虑,主要原因是事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所产生的。
比如认为坚持40天写作,这样一个努力但读者聊聊的事实,与应该吸引一大批粉丝这个期望,产生了强烈的落差。
那么解除努力过程的焦虑,就需要对事实与期望进行重新认识。
001
对努力的事实需要进行再认识。
1、是否真的努力了?
自认为的努力,是真的努力了吗?未必。
当你觉得自己很努力的时候,恰恰说明还不够努力。
努力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相对于“努力”前的状态而言。当你觉得自己很“努力”,就说明这种“努力”的行为没有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没有将这种努力的状态形成自己的习惯。如果自己认为读书、写作、学英语是一种努力,说明读书、写作、英语还没有成功融入日常生活。
没有形成习惯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说明持续的时间还不够,另一方面说明对这项努力在认知上还不到位,在内心中没有把这事摆到比更重要的位置上,潜意识中总认为这种努力是在克服一种负担,而不是正在做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
而优秀是一种习惯。所谓努力,就是对自己的积累和提升。积累和提升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的突变,我们看到的突变,只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2、付出的努力能否导向预期?
当下所做的事,是否必然导致预期的结果,或在多大程度上会导向预期,这是需要对努力本身进行审视的地方。做任何事,都有一个方法问题,效率问题。没有正确的认知和方法论,努力的效率就会很低,甚至可能南辕北辙。
比如练习书法,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找本字帖照着写,坚持每天1小时,不可谓不努力。但这样练习的效率是很低的,而且未必能导向预期的结果,最后练出一手江湖体。问题可能是没选对帖,读帖方法不对,练习路径不佳,也可能是练习方法不对。
这个问题需要靠见识来解决,可以通过对问题本质的多学习多思考多请教来弥补。
002
对期望需要进行再认识。
1、是否期望过高?
努力的过程,我们往往容易犯对努力结果期望过高的错误。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成为精英,日更100天希望成为大V,跑步坚持半个月就希望身体状态大有改观。
人们对不期望的结果,通常会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这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对期望的结果过于看重,而对不期望的结果缺乏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所以要有底线思维,把最坏的结果考虑到,同时有思想上和行动上进行相应的准备,形成预案。当有了预案,心中对不能达成预期的焦虑,也会消减很多。
2、是否想得太顺?
努力过程中的焦虑,其本质很大程度上是急于求成。
人们对很多事物,都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期许,这很正常。但是事物的发展,有他自身的规律,并不都按个人的期望发展。故此,如果把事物的发展周期想得比其自身发展规律短,则难免急于求成。一个正常发育,本身需要1年的事物,如果期望半年结果,就难免会让人焦虑了。
另一个方面,事物的发展的波浪式前进,而不是一条直线向上。这决定了绝大多数事物发展的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如果我们把发展过程想像得过于顺利,在遭遇挫折时,就难免焦虑和灰心。
故此,在努力的时候,思想上要有打持久站的准备,遭遇挫折的准备,把困难想得更足些,准备也做得更足些。
003
调整、坚持、再出发。
1 、坚持出发初心
当初努力出发的初心,是这件事本身一定是有他自身的内在价值,有他自身的意义。
只有在内心坚定对事物内在价值的认可与坚持,找到事物本身的意义,特别是努力过程本身的意义,就会对结果何时到来更加淡然。坚持写作40天,如果对写作本身的内在价值和40天坚持的意义,从内心有足够的认可,就不会因为读者聊聊,关注者聊聊而焦虑,也不会因写作变不了现而焦虑。
2、相信指数增长的力量
正如《系统思考》一书中青蛙与睡莲的小故事。
一群青蛙和一株睡莲生活在一个大池塘。一天,池塘里面流进了一些刺激睡莲生长的污染物,可以让睡莲每24小时增长一倍。如果睡莲覆盖了整个池塘,青蛙就将无处容身了。如果睡莲可以在50天内覆盖整个池塘,而青蛙有一种阻止睡莲生长的方法,但是需要花10天时间来将这个方法付诸实施。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池塘会被覆盖一半?问在池塘被睡莲覆盖的面积达到多少时,青蛙才有可能采取行动去挽救它们自己?
我们知道,到第50天结束时,池塘会被睡莲完全覆盖;第49天,池搪将被覆盖l/2;第48天,被覆盖1/4;第47天,被覆盖l/8……依此类推,在第40天结束时,也就是青蛙们能够采取行动的最晚时间,池塘被睡莲覆盖1/1024。
这对青蛙来说是一个负向的例子,而对睡莲来说,则是一个努力成长的安全。
努力刚开始时,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很长时候也无法察觉。但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由于基数不断垫高,效果就越来越明显。巴菲特的投资,中国改革开放几十来年的历程,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要相信,只要坚持用心做好自己当下的事,就一定会有提升,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但求耕耘,莫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其他的,我们就交给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