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写作的时候,为什么要做减法?因为文章中有太多的废话,给人的感觉是文字太多,篇幅太长,但是收获很少,阅读过程不舒服,体验太差。我自己是有切身感受的,不是阅读的感受,而是写作的感受。
写东西的时候,会有意识的增加一些表达意思差不多的句子,或者增加一些语气词,关联词,口语话的词,从而增加字数,让文章变长。也许是学生时代写作文时养成的毛病,为了凑字数,故意增加很多无关痛痒的字词句。后来没有专门学过写作,这个毛病一直就延续至今,现在还是这样。
为了减少这些废话,提高文章的价值密度,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是,思想上要改变,认知要升级。写文章,是为了传递价值,提供信息,而不是为了写多少字,为了凑字数,让文章有多长。那些长文,不单单是字数多,更重要的是内容有价值,每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从观念上,要重视,不再为凑字数而写。
其次是,内容要精简,跟主题没有关系的内容能删则删,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就不用两句话,能用一个词说明白的就不用两个词。没有人想看那些啰里啰嗦的语言,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最后是,具体操作上,包含大方面和小方面两部分。大方面来看,就是内容要紧扣主题,比如文章框架,论点,论据等,要做到不重复,在保证文章论述的情况下,能少则少。小方面,就是每个字词,能删则删,避免啰嗦重复,特别是关联词,叹词等。这是我的一大毛病,今天起立刻改正。
不管是观念上,还是具体操作上,根本原因还在于写作者的思考,对于所要完成作品的全方位思考,为读者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作品,能为读者带来什么样的价值,给读者什么样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