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并且感到迷惘。在阶段性处理完最后一件事之后,我说走就走,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穷游。
没错,就是穷游。跟其他人的豪华式多人旅行不同,我没有见到多么可人壮观的风景,也没有和朋友们结伴而行一路说说笑笑。就是纯粹一个人,关了烦人的微信,背起书包去远行。住过普通的酒店,睡过麦当劳的沙发和学校的长椅,火车巴土地铁公交,走走停停,一路漫游。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些天我见过的一幕幕。
在麦当劳待过的那一晚,我看到一个患有精神病、衣衫褴楼的女子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哀声哭泣、哺喃自语,大厅里的人成群结队,玩得十分热闹欢喜;没有人去看她,也没人去听她的声音,只有我安安静静地坐在这两处极端之间,当她望向我的一刻,那个无助的眼神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
我也看到凌晨一点多的酒吧灯红酒绿,现场歌手在这里用歌声照亮夜晚,而台下的人自顾忙着吃喝交谈,一醉方休;也连续两天早上在经过同一个街道地下通道时,看到一个路过的女孩总会默默地把手里的零钱放到正在拉小提琴的老艺人的琴箱里,然后匆匆离去;也在饭店里看到有客人莫名对着服务员发脾气,那语气和态度像极了凶猛的野兽,在刁难一个没有招架之力的弱者.....
这沿途的人,他们有的甘愿付出一切,坚持理想遵从内心;有的盛装出场相当气派,尽露锋芒;有的简单朴素,奔波劳累只为混口饭吃;有些甚至就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在这个世界上被无情地边缘化;有的人美好善良,有的人丑恶凶狠。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纷繁复杂、绫罗万象,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上演着各式各样的剧情。这一切,看起来很真,但又很假;所有发生的事情,它既可以跟你有关,也可以跟你无关;它可以成为人当下觉得永生难忘的经历,但一转过身又会发现不过是人生旅途中一个可以忽略的小片段罢了。
那几天我几乎没有说过话,只是默默地观看别人的生活,欣赏人文,犹如看电影一般。
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猛然间也意识到自己过去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太投入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了,以至于我根本无法跳出这个社会来看自己。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人生如梦,人生如戏,而你,在这个社会上太入戏了。
其实这样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你看到的面会很容,会很容易陷入当下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而不自知、迷失在各种诱惑和别人的眼光里,也会被无比冗杂的世事弄得相当心累狼狈。总而言之,你不是一个清醒的人。
从那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控自己,渐渐去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像在观看电影一样去看这个世界。
当我需要和社会交接工作时,我会打开社会的大门,走入人群,做好自己的本分,演好自己的角,色;当我交接完毕或者发现自己太投入时,我会离开人群,走出社会的大门,在门外看里面的一切。渐渐地,我受到周围人和事的影响开始减少,也开始不再理会别人的眼光,不会把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寄托在人和事上,对人生的理解也变得越来越明晰。这个过程,我用了一年多。
其实这个世界都是由你我他构成,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活在你我之间,却很少让自己站在世外人的位置。
尝试出戏,学着用第三视角去面对世界吧,或许你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就跟你过去截然不同了。
演技都是手段,为目的服务的,只要你不害人不犯法。所谓霹雳手段,菩萨心肠。
演着演着,就真了,因为演的越多会越来越熟练,过程中会收获一些不演戏得不到的东西。从小培养孩子的礼貌,教养,勇敢等等,就是这样。而之所以失败的人生,是不愿意去演戏的人生。
是啊,人生如戏,在我看来,可悲的是剧本早已写好,剧情和角色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都要按部就班地演下去,有时候台下的掌声会让你欣喜若狂,有时候台下的嘘声让你郁郁寡欢,但是你可曾问过自己:这戏你演得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