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昏时分,我形单影只从村内走回家来,屋子里摆着母亲的棺材,门口卧着这一只失去了主人的狗,泪眼汪汪地望着我这个失去了慈母的孩子,有气无力地摇摆着尾巴,嗅我的脚。茫茫宇宙,好像只剩下这只老狗和我。”
这是季羡林先生九十多岁时写的一篇回忆文章《一条老狗》里面的一段话。简简单单的文字,却让人看得泪眼婆娑。
季羡林先生很小跟随叔叔到济南上学,再到清华读大学。而母亲留在故乡农村,一人独居。
在分别八年之后,大二的季羡林收到了母病危的电报,返回故乡,见到的是母亲的棺材和母亲多年的伴儿,一条黑色的老狗。
他写下了这段文字。母亲生前相依为命的狗,如今成了他最无助时的陪伴。
“狗们有没有思想,我说不准,但感情的确是有的。这一条老狗几天来大概是陷入困惑中:天天喂我的女主人怎么忽然不见了?它白天到村里什么地方偷一点东西吃,立即回到家里来,静静地卧在篱笆门旁。见了我这个小伙子,它似乎感到我也是这家的主人,同女主人有点什么关系,因此见到了我并不咬我,有时候还摇摇尾巴,表示亲呢。”
一条儿子从未见过的狗,却被逝去的母亲将二者联系起来,能够和平相处,甚至自然亲近。这是很奇妙的事情。
随后是办完母丧的儿子离去,留下的仍然是那条老狗,守门的仍然是那条老狗,而最后饿死也许是它最终的归宿……
七十年的时光,让作者始终惦记着的老狗,其实更多是寄托思母之情的载体。
他未能见母亲一面,在没有能力陪伴和赡养的时候,是这条老狗的存在,让母亲有了感情的寄托和转嫁。
把对儿子的极度思念和疼爱放在了对狗的照顾和喂养上。一个母亲的孤独和深情让人唏嘘。
现在经常听到一句话,见的人越多,越觉得狗好。这句话得来大概是缘于被人伤害或背叛。
在我们的认知里,动物界向来是弱肉强食,有兽性无人性的。
远的不说,身边的宠物,相比狗猫往往被认为没有忠诚度。有“狗不嫌家贫”“猫去富贵家”的说法。
昨天却被一只国外的小猫给改观了。母猫死了多天,尸体开始腐烂,身边却有多块没吃的肉片。
是守着它的小猫每天出去从垃圾箱里找来的。它自己不舍得吃,都留给了妈妈,而小猫在得到救助后被兽医发现胃里全都是石块和小树枝!
看着瘦小的它将头放在母亲遗体上,依偎着做最后的告别,瞬间泪崩——我们人能不能做到如此呢?
X光片照出了小猫胃里的石子,却没有照出它的心。没人知道它在想什么,但是它做到事情让我们汗颜。
动物也许真的没有思想,但他们有感情。海豚救人,羊羔反哺,忠犬护主都是动物的人性的体现。
2
相对于动物,人是有主动意识的认识主体,因为只有在意识到他自己存在时才称得上活着,所以人最根本的存在意义就是自我意识。
自然而然“自私”就成了天性,荀子的性恶论就挑战了孟子的性善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严格区分人的自然生理之性和人的社会道德之性,认为生理自然之性是天然生成的,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道德之性则是人为(伪)之性,是后天环境教育养成的。”
性恶即生理自然之性,性善即后天人为之性,他叫做‘伪’,即人为。”
虽然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观点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性相近,习相远”似乎更客观。
如黑格尔所言“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
众所周知人是创造性动物,人的自我意识,可以发现自己,发展自我。
这使得自我意识区别于自然世界的本能意识,而自我意识必须通过欲望来得到满足,因此,“白纸”一样的个性被欲望“污染”,“洁白”便不复存在。
于是“生而好利,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的自然性就占据上风,师法礼仪教化而成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则靠边站了。
马克思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这种斗争包括了与天斗与人斗,漫长而残酷。
在斗争中,最能体现的就是人性的弱点,而备受推崇的人性闪光之处便是摒弃自私自利,毫不为己专门为人的利他精神。这是后天教化的结果,是区别于动物性的根本不同。
动物的最高本能是保存生命,为此进行的杀戮和争夺似乎天经地义。
但动物区别于人的是它们一切出于本能,不会有计划有预谋的进行活动。当然也不会有意识的专门为他人谋福利。
动物的兽性是本能,无可厚非,因其罕有的人性表现而得到人类的感激和赞美。
而作为自然界顶端的人,人性则应该是最基本的底线,守住这个底线是对人生而为人的最大尊重。
正如黑格尔所言“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我们为善,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自己价值的尊重。
荀子在《荀子·礼论》中说“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
他主张“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其实就是要靠“圣人”制定的礼法法度来对人民进行约束教化从而各得其位。
放在今天就是人需要靠教育靠法律规章制度来进行德行的建立和完善。
老先生的思维局限性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但从其坚持的礼法教化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正如“把野兽关进笼子里”并不是因为它咬了人,而是为了防止它咬人。
我们进行的德行教育也正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让人类向着更好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从此意义上讲,人性永远是高于兽性的,在可以改造的层面,后天环境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作为唯一拥有逻辑推理能力的高级动物,我们能够很好的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识别对错。
因此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后天习得能力改造自己性恶的部分,让人性更趋良善,并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