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键说新语”第4天,与您分享的是——《用时间成就自己》
现代通讯工具和网络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让很多人越发焦虑。不希望错过周围的精彩,忙碌得迷失方向,却找不到自己。
人们会常常认为,如果给我多一些时间,我一定能够把事情干得很漂亮,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能够这样想的人,还是有点进取之心的,可是,时间就摆在这里,一天只有24小时,它不会因为你的做法而增多或者减少。我们只能与时间做朋友,在合适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才能成就自己。
001,计划
有句话说,早上不想早起是因为对新的一天没有计划,没有期待,所以也就没有勇气去开始新的一天。能够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能够从容应对每一天。
目标的制定,需要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明确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有相关性的和有时间期限的。缺少哪一项,都不算是一个完整的目标。
分解目标落实到每天的任务时,需要预估时间,勇于舍弃。当每天的任务预估时间总和超过了一天所拥有的时间,就必须“断舍离”,同时,还应该保留一些机动时间,以应对突发事件。这也就有了古典的“每日三件事”的时间管理方法,专注集中完成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件事,长期下来大有裨益。
002,执行
在做事,特别是完成一些复杂项目时,专注,才能高效。“番茄工作法”就是针对精神不集中的应对措施。工作25分钟,期间切断外界的干扰,例如手机,网络等,时间一到,休息5分钟,起来走动,喝水,远眺等,这就算是完成一个番茄钟。循环反复,劳逸结合。
对于一些等候、通勤的碎片时间,有效利用起来,阅读书籍或者背单词,都是不错的选择。秋叶大叔提倡的为自己的碎片时间找到合理的用途,对应1分钟,3分钟,5分钟在不同场景下可以做的事情列出清单,在闲下来的时候就不会只是刷朋友圈了。
003,回顾
关注一天的各个时间段的不同工作效率,找到自己的高效时段,以便日后调整计划,将重点工作安排在比高效时段。
对比预估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分析原因,结合实际情况逐步调整预估预判准确性。
做好计划,执行和回顾这三个环节,螺旋上升,认知和行动同时迭代,用时间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