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
这是蔡锷将军送给小凤仙的诗,有形容容貌的佳人,有形容聪慧的颖悟,也有形容性格的侠女,一句话蕴含多少柔情和蜜意,一句话涤荡出多少敬意与欣赏。
没有小凤仙,就没有蔡锷在袁世凯眼皮下的巧计逃脱,就没有后来的护国讨袁,或许整个中国近代史都要重新改写,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奇女子呢,让我们一起拨开时光的氤氲,慢慢地追求和探索。
身世坎坷风尘女色艺双绝名京师
小凤仙原名朱筱凤,满族旗人,190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她的父亲是一个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在清王朝彻底崩溃前的苟延残喘的年月里,突然又被解职了,光绪年间全家流寓湖南湘潭,后到杭州。生父殁后,因其母亲是偏房,备受大母虐待,不得已和生母离开朱家单过。不久母亲病逝,一位好心的姓张的奶妈收留抚养她,随即改姓张,名凤云。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那时张奶妈带着她正在浙江巡抚曾蕴家帮佣。随后杭州革命党人炮轰浙江巡抚衙门,张奶妈就带着她逃亡上海。因衣食无着,便让她跟着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取了艺名"小凤仙"。后因战火延及南京,小凤仙跟着胡老板逃回上海,不久将她卖给了曾出版过庸俗小说《鲁男子》的风流文人曾孟朴家当奴婢,后来曾孟朴又把她带到北平,"转让"给著名的"红灯区"八大胡同里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
从衣食无忧的官家小姐,到孤苦无依的乱世浮萍,为奴为婢,学艺卖唱,各中辛酸,想而易见,思而唏嘘。好在小凤仙自幼聪颖,识文断字,会拉二胡,会弹琵琶,会唱京剧,会写歌词,很快便以"色艺俱佳"脱颖而出,声动京师,成为民国初年北京城红极一时的名妓。
孤傲冷艳小凤仙一见将军误终身
1913年10月,袁世凯以"准给病假三月,召来京调养"为名将爱国将领蔡锷调到北京,实际上剥夺了他的军权,并进行严密的监视。针对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的阴谋,蔡锷气愤不已,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与老师梁启超等人秘密商讨"倒袁"计划。
为避免引起袁世凯的猜疑,蔡锷在公开场合批驳反对帝制的梁启超,并积极表态"赞成帝制"。同时,他佯装胸无大志、贪图美色,经常流连于风月场所,在八大胡同"鬼混",结识了足以改变其一生命运的女人——小凤仙。
蔡锷第一次见小凤仙,就被其孤傲冷艳的气质所深深吸引,然并未吐露真实姓名,谎称是商人,混迹风尘阅人无数的小凤仙一眼便看出此人非酒囊饭袋之徒:“我自落入风尘,生张熟魏阅人多矣,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商人,休得相欺”,蔡锷仔细端详小凤仙之后,挥笔写下了“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并在对联上方题写了一句"凤仙女史灿正",但下面没有署名。小凤仙有所不满,对他说:"你我虽贵贱悬殊,但又何必隐姓埋名?"他才只好写上了"松坡"二字,松坡是他的字,小凤仙立刻明白了,眼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国将军蔡锷。当场,小凤仙便把自己的舌头咬破,血滴对联之上,以示对蔡锷的忠诚。
两情缱绻顾大义巧计妙施终别离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经过多日的接触和交流,两人慢慢打开心扉,坦诚相见,蔡锷为小凤仙的颠沛身世惋惜,为她心里的巾帼情怀敬佩,小凤仙为蔡锷的爱国情结倾慕,为他的困于一隅叹息,两个相爱恨晚的人,逐渐坠入两情缱绻,并故意闹得满城皆知。
蔡锷每天吃花酒做出一副醉生梦死之态,实则经常佯装与小凤仙游玩去天津与梁启超商讨救国大计,后又与小凤仙联手演了一出巧送家人的大戏:先是每天与小凤仙如胶似漆引家中夫人大怒,后又扬言要将小凤仙接回家中,引得家人反目南归,至此,蔡锷再也没有后顾之忧,,袁世凯也逐渐对这个贪图酒色的将军逐渐失去了警惕。
在关乎民族生死的救国大义面前,豪情万丈的小凤仙果断放弃了儿女情长。在小凤仙的巧妙掩护下,蔡锷顺利地逃脱了袁世凯的监视,踏上了远去的列车,蔡将军恨别美人车窗内几多慨叹,小凤仙倚墙而坐,作词一曲泪满眼:燕婉情你体留恋,我这里百年预约来生券,切莫一缕情丝两地牵。如果所谋未遂或他日啊!化作地下并头莲,再了前生愿。一时,“美女挟走蔡敬军”的故事在北京成为美谈。
萍水姻缘成一梦桃花亦可千秋红
之后,蔡锷将军凭借真挚的爱国主义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出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联动其他爱国人士,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护国战争,并出其不意以少胜多,迫使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已经写信给小凤仙期待重逢相聚,但是护国战争时,蔡锷将军就已身体抱恙,护国战争后,病情已沉重,来不及也无法偕同小凤仙了,急忙沿江东下,经上海到日本就医,终因病入膏肓而在福冈医院逝世,享年三十四岁。
痴痴等待的小凤仙没有等来蔡锷,却等来了蔡锷的死讯,一时天人两隔,顿感悲痛欲绝。
在北洋政府为蔡锷举行的国葬葬礼上,小凤仙送了两幅挽联:
一曰: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一曰: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此后,小凤仙便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留下她与蔡锷的“侠女遇英雄”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被人世代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