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前,画画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九岁之前,孩子的绘画还处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之中,孩子的每一次的绘画,只是给自己的表达,不去取悦任何人。所以,九岁前,画画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需要评判和插手,甚至都不需要像成人那样鉴赏作品,倾听和鼓励就已足够。
三岁前,孩子还处在涂鸦阶段,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表达,是这个孩子的特点。而且,他可以给自己任意的一条线赋予生命或者象征,家长需要鼓励和倾听就可以了。当听到他讲画面的一条线是苹果,一个点是橙子,正是他开始赋予画面意义的年纪。更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因为这是一幅“幼儿涂鸦”。
四到六岁的孩子,可以边画边讲诉故事,或者是想好了来画,画公主,画草地,画树木……他们可以快速的完成一幅有故事的作品,而且愿意和你分享,愿意讲给你听,这个时候鼓励和倾听也是最好的。他们还会把线条和色彩赋予自己独特的意义,这都是有意识的自我表达。而开始绘画,正是一个自由健康的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
七到九岁的孩子,终于可以画出“大人看的懂”的绘画作品了,这个时候也千万不要着急去评判,用“大人的眼光”去审视。虽然他们可以绘画出大人看的懂的画,但还没有进入“成人视角”。要达到成人视角的绘画,需要在九岁之后完成。
不要评判
对于孩子的绘画作品,大人需要鼓励和倾听,可以提问,可以发表看法,但不能去评判好坏,像或者不像,因为绘画是一种表达,敢于绘画的孩子都有一颗自由的心,他们拥有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超能力量。
不要插手
在孩子绘画的时候,不要试图去指导,这颗树该怎样,那是你觉得,你可以拿起画纸来画自己觉得的东西,而不需要干预孩子的表达。
不要嫌乱
在孩子的绘画空间,在绘画的过程中,脏乱是他自己的事情,绘画完成后,让他收拾或者一起打扫就好,不要在绘画过程中去打扰他。
鼓励孩子,绘画是一种表达
绘画是一种表达方式,自由的绘画,是孩子独有的自由的表达自己内心的能力,鼓励孩子不要在意外界的评判,而是勇敢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就好。画自己想画的。
行动支持,珍惜孩子的每一幅作品
为孩子的每一幅作品命名,装裱或者拍照,用行动支持每一幅作品都是值得珍藏的宝藏。
接受孩子独特的绘画风格
有些家长会特别在意孩子用了黑色,暗紫色,黑绿色,觉得这些是表达阴暗的颜色,是不是证明孩子的内心也有阴暗。首先这些是完全没必要,也是完全没有相联系的,幼儿绘画,探索的乐趣更大,而颜色的运用也是一种探索,家长要接受孩子独特的绘画风格。退一步来说,世界也是阴暗面的,绘画的阴暗一方面是孩子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释放,家长应该正确对待,而不是如惊弓之鸟。
如果觉得这种风格体现了他内心的阴暗,那可以当做这是一种预兆,多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美好的事物,引导孩子释放表达,也是不错的选择。
鼓励和倾听,是最好的赞扬
在孩子每一次兴高采烈的讲诉自己的作品时,耐心的倾听和适当鼓励,是对孩子最好的赞扬。如果能和孩子就作品,引发更多的对话,也不失为更好的选择。当然最好的前提是不强迫他去讲,而是引导或者是他愿意讲的时候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