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没有哪个诗人,他的情事比他的诗还让人津津乐道些,因着他的冷漠和狂热,因着他的无情和爱意。
1“小脚和西服不搭调”
年仅十六岁的硖石首富的长房独子,
和十三岁的家世显赫的张幼仪订婚。
许是少年志在远方,不甘心四角的天空;
许是心中对封建传统的不屑和抵抗;
抑或就是大少爷脾气。
看到未过门的妻子照片时,
徐志摩撇了撇嘴,不屑地说,乡下土包子,
这一句话似乎就暗示了张幼仪悲惨的前半生,
她卑微的低到尘埃里的爱情,
她不公平的从未被认真对待的婚姻。
在张幼仪的眼中,丈夫的心,是铜墙铁壁,
结婚四年,在一起的时间却只有四个月,
自己怀了孕,徐志摩像是完成了任务一般,
立刻远赴重洋求学,全然不记得有孕在身的妻子。
在自己娘家的要求下,徐志摩终于同意张幼仪赴法寻他
她高兴极了,却在要上岸时凉了心跳,
挥舞着双手的人山人海中,
徐志摩穿着黑色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白丝巾,
依旧挺拔俊朗,温文尔雅,
却不带一丝温度。
“我晓得那是他,
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
因为他是那堆接船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的表情的人。”
久别重逢的热泪盈眶都是别人的,
等待自己的只有毫无留恋的转身。
身居异乡的日子,只能用“惨烈”二字来形容。
“我毕竟人在西方,我可以读书求学,想办法变成饱学之士,
可是我没法子让徐志摩了解我是谁,他根本不和我说话。”
更让张幼仪恐惧的是,她发现丈夫深陷到了爱情里。
他每天早上都以导师喊他帮忙为借口急匆匆地出门,然后跑到伦敦与林徽因见面。
原来丈夫不是不懂爱情,他只是不想和自己谈爱情。
原来,他也可以对别人那么好,
甚至不惜以伤害自己,伤害他的孩子为代价。
张幼仪又怀孕了。
徐志摩却立刻说:“把孩子打掉。”
在那个年代,医疗条件落后,打胎是可以死人的。
张幼仪震惊极了,他的爱情,竟要用自己和孩子的性命来陪葬。
多年后的张幼仪为这一段沉重生活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
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后来,他甚至抛下怀孕的妻子消失了,走时连行李都没带。
几周后,久无音讯的徐志摩才亲自去德国见了张幼仪,
目的只有一个——离婚。
他拒绝了妻子“离婚要通过父母做主”的请求,
嘴上不停说着:“不行,不行,你晓得,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
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
他终于对她显出了哀求之色,目的却是为了追回另一个女人。
她终于签了字,说:“你去给自己找个更好的太太吧!”
也是在说“我爱你,与你无关”
幸运的时,离开了徐志摩的张幼仪
宛若“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
但不同的是,张幼仪的故事没有烂尾,
她回国后以义女的身份服侍徐志摩的双亲,
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
接管经营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并在短时间内使其转亏为盈,
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家;
开办云裳服装公司引入新潮时装式样;
同时,她也进行股票交易操作;
参与策划编纂台湾版《徐志摩全集》
甚至收获爱情。
她询问儿子的意见
儿子回复到“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
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
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跳出没有爱的围城,
她来到了自己真正的舞台
张幼仪将自己的一生分为“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
——去德国以前,凡事都怕;到德国后,变得一无所惧。
她曾说“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
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
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离婚不是张幼仪的灾难,而是重生。
2“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和发妻的“僵硬乏味,呆板无趣”不同,
林徽因是不可多得的“美丽的脸庞,有趣的灵魂”
一口流利的英语,不俗的见识,优雅的谈吐,
这个女孩子在徐志摩的心中扎了根,发了芽。
于是,爱情睡醒了。
徐志摩给她写诗,
温情的,爱意的,充满美好的,
那首知名的遇见,就是写给心中的女神林徽因的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但这份感情并没有维持多久,
林徽因知道了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童的父亲,
这位善良的姑娘选择了离开。
在给徐志摩的分手信中,她写道:“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双眼睛。
上次您和幼仪去德国,我、爸爸、西滢兄在送别你们时,
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您和幼仪把头伸出窗外,
在您的面孔旁边,
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
那目光直透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知晓的秘密,
她全看见了。”
而林徽因也选择了志同道合的梁思成,
婚后的林徽因和徐志摩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
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多年后,徐志摩搭乘去北平的飞机,去听林徽因的演讲,
飞机失事,机上人员无一幸免。
梁思成亲手为林徽因捡回飞机残骸,
那块残骸在林徽因的卧室,挂了很多年。
徐志摩曾说,爱情是他甘愿为之献身的宗教。
或许,这样决绝地死在最好的年华里,
死在奔赴林徽因的路上,
他是心肝情愿的。
3
北平的交际场,有一抹艳丽的颜色,陆小曼。
和林徽因一样,她出身名门,是新时代的潮流女性
但又不同的是,她像个被宠坏的小孩子。
爱上了徐志摩,便堕了和丈夫的孩子,离婚。
在和徐志摩的婚姻中,她也不是个好妻子
挥霍无度,还抽大烟,
那样的一个诗人,不得不兼了三四份工作,
可家里还是入不敷出。
她一次又一次挑战着徐志摩的底线
仿佛只要徐志摩容忍了她的无理取闹,
就证明徐志摩是爱她的。
可当真,徐志摩是爱惨了她的,
在他的“爱眉小扎”中,
一封封深夜的信,一声声甜蜜的爱称,
眉儿,眉眉,小龙,龙龙,都是爱。
“啊我的龙,这时候你睡熟了没有?你的呼吸调匀了没有?你的灵魂暂时平安了没有?
你知不知道你的爱正在含着两眼热泪,在这深夜里和你说话,想你,疼你,安慰你,爱你”
“眉眉,这怎好?我有你什么都不要了。
文章、事业、荣耀,我都不要了。诗、美术、哲学,我都想丢了。
有你我什么都有了。”
而我第一次接触陆小曼,却不是以徐志摩妻子的身份,
而是成绩斐然的画家。
徐志摩死后,她不再是昔日那个交际场上的玫瑰,
也不再是被徐志摩保护得宛如孩童给的“眉眉爱妻”
她不再是那个骄纵的,无法无天的小姑娘
成长是一瞬间的,
她默默忍受着世人的指责与批评,
潜心学画,一坐便是一天。
几十年,她的世界里只有画和整理徐志摩的遗作。
就像她在给徐志摩的挽联中所写,
“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徐志摩的几个女人中,我最心疼的就是陆小曼,
张幼仪有事业和儿子可以依靠,林徽因有梁思成和建筑可以倾心,
她呢,她好像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宠爱,她只能自己坚强。
4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徐志摩在剑桥骑着自行车追逐落日,在郊外的大雨中等待彩虹,
给林徽因的最后一封信中说:我还牵记你家矮墙上的艳阳。
这个在三十四岁陨落的生命,终其一生,在寻找爱的踪迹。
用胡适的话说,就是他的单纯的人生观只有三个词,爱,自由和美。
他不顾及世人的眼光,爱了就是爱了,
义无反顾追随林徽因回国,知道她已订婚也不放弃;
即使没有人看好他和陆小曼的感情,
他也要给她最盛大的婚礼,
用生命最后的时光温暖了陆小曼的一生。
徐志摩仿佛是天生的诗人,
英俊,潇洒,温柔,多情,洒脱,不羁
他在用自己的一生去写一首风花雪月的诗
一首浪漫到极致,惊艳了世人的的诗。